川渝金融加速一体化发展 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迎来良好开局
4月20日至21日,第五届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将在重庆和新加坡同步召开。峰会上,“如何把握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机遇,以金融赋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成为各路嘉宾共同探讨的热门话题。
川渝金融一体化发展推动情况如何?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有何进展?4月9日,重庆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川渝两地围绕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目标和任务,强化顶层设计和合作机制,谋划推动一批金融创新政策、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合作事项落地,加速推进川渝金融一体化发展。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实现了良好开局。在去年12月发布的“第14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FCI)排名中,重庆和成都双双进入前7名。
强化顶层设计
构建政策协同体系
2021年12月印发的《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下称《规划》)明确提出,支持重庆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加快推进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如何有力推进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川渝两地首先聚焦顶层设计“出招”——联合建立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合作机制,成立两省市政府主要领导共同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
同时,两地还共同形成《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联合实施细则》,从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推进金融市场一体化、深化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稳妥创新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58项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具体措施。
而在顶层设计之外,川渝两地金融监管部门还在政策措施方面协同发力,推动两地金融业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赋能。
2020年6月,川渝地方金融监管局签订合作备忘录,重点围绕支持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推动金融机构跨区域协作、创新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推进区域市场互联互通、完善金融政策协调机制等五个方面加强协同、开展合作,引导两地重点市区县、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形成全方位合作态势;当年7月,两地签署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合作备忘录,建立全国首个省际打非合作机制,聚焦万达开等三个川渝毗邻地区创建防范非法集资示范区,开展宣传教育、监测排查、案件办理、行政处置等24个合作举措,得到国务院处非联办的肯定和推广。
2022年1月,川渝两地人民银行、外汇管理部门聚焦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川渝高竹新区等十大川渝毗邻地区跨省域示范区发展金融需求,联合出台文件,要求川渝两地相关各级人民银行、外汇管理部门和各金融机构做好22个方面的金融服务工作。包括:推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领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信贷、债券融资、股权融资支持力度,等等。
2022年9月,重庆银保监局、四川银保监局联合出台20条工作举措,深化监管联动,引导金融机构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开展多层次业务协作,全面提升川渝金融市场一体化水平。并鼓励金融机构聚焦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9大重点领域,健全制度体系、创新产品服务,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同样在2022年,重庆证监局携手四川证监局、沪深交易所和全国股转系统(北交所)等构建合作机制,推动上交所、深交所分别出台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行动方案。
“经过川渝两地的共同努力,目前,川渝两地初步构建起了覆盖银行、保险、投资、证券、融资担保等多个金融领域的政策协同体系,为推进川渝金融一体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发展壮大金融机构体系,
加快推进川渝金融一体化发展
在不断完善政策协同体系的同时,川渝两地也大力培育引进金融机构,推动本土金融机构体系不断发展壮大。
以重庆为例:2022年,重庆新引入1家外资银行分行、2家保险分公司;落地工商银行总行级运营中心、民生银行重庆西部区域总部、华夏银行西部科技创新中心、东亚银行中西区区域中心等一批功能性总部机构和区域中心。同时,批准设立中西部首个地方法人银行专注服务自贸区的分行级机构——重庆银行自贸区分行。
2023年2月,重庆银行重庆自贸区分行成立。重庆市金融监管局供图
来自市金融监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重庆拥有各类金融机构1935家,其中“银证保”金融机构478家、地方金融组织609家,实现金融牌照全覆盖。同时,重庆的消费金融公司数量和规模、网络小贷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外资银行、保险法人机构、“A+H”股上市银行数量名列西部第一。
“建设西部金融中心,首先要增强重庆金融业的聚集效应和辐射能力。这就需要足够多的、实力强的金融机构。”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来看,重庆已初步构建起富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体系。
依托这样的金融机构体系,重庆携手四川,通过政策协同,加快推进川渝金融一体化发展,引导川渝两地金融机构在支持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频频发力。
近年来,重庆银行保险业开展金融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树标对标”活动,总结提炼45种标杆做法,引导金融机构向标杆看齐、对齐,形成金融服务双城经济圈建设“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让每家金融机构的“一小步”汇聚为川渝金融服务整体的“一大步”。截至2022年8月末,已促成超20家次银行保险机构总行(司)出台专项支持政策,为川渝合作共建重大项目提供信贷支持超2100亿元,提供风险保障超350亿元。
与此同时,川渝两地深化金融机构互通平台共建,推动重庆银行、成都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两地融资担保、财险公司互设机构,协同开展同业合作。目前,融资担保业务合作金额已超过120亿元。同时,联合设立科技创投协同发展联盟,推动两地投资机构互投项目76个。
值得一提的是,川渝毗邻地区得到了两地金融机构大力支持。2021年,川渝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深入川渝高竹新区等川渝毗邻地区开展联合考察调研,签署金融支持合作协议,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康养旅游、生态保护等领域提供意向授信超1000亿元。
近年来,川渝两地还加快推动金融公共服务互联互通项目落地,为两地居民和企业带来了更多便利。如,在全国首推税款跨省电子缴库业务,率先实现税款缴库“同城化、电子化、标准化”;创新推动川渝储蓄国债市场一体化,推进储蓄国债“通售、通兑、通存”;积极开展异地取转款手续费减免、保险通赔通付、异地不动产抵押贷款、法人机构柜面业务互通等同城化便捷金融服务,等等。
2020年12月,工商银行推出川渝主题卡,为川渝两地居民提供优质的工行服务和优厚的权益回馈,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一体化和同城化发展。重庆市金融监管局供图
金融改革创新亮点频出
为川渝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川渝金融一体化发展,也体现在协同开展金融创新改革试点方面。
2022年3月,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下称重庆外汇管理部)联合国家外汇管理局四川省分局,正式启动成渝外债便利化试点。这也是全国实施的首个跨区域外债便利化试点。
2023年1月,交通银行重庆市分行与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庆市金融监管局供图
此项试点共有四项内容。包括:同意符合条件的成渝地区非金融企业开展一次性外债登记管理改革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成渝地区注册企业在成渝异地办理外债签约、变更及注销登记等。
通过试点,企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四川某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是重庆某集团在成都的子公司。2022年,该集团获得一笔境外低成本资金,计划用于补充四川子公司营运资金。四川子公司在试点框架下,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数字外管”平台线上办理了外债签约登记,随后到银行开户,当日便完成该笔外债资金提款。
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项试点为集团跨区域办理跨境融资和实现资金整合、监管带来了便利,有效提高了集团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了集团跨区域经营成本。
截至2022年末,成渝企业一次性外债登记金额已突破200亿美元。
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渝地区外债便利化试点是探索区域外汇管理一体化,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此项试点的实施,有利于推动成渝地区企业深度融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充分运用境内外低成本资金服务实体经济。
“川渝携手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加快落地,是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必然要求。”这名负责人说,近年来,除了开展成渝地区外债便利化试点外,川渝两地还共同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改革创新举措,可谓亮点频出,进一步为川渝两地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
重庆和成都同时开展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两地企业均可开立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有利于其统一资金管理、降低财务成本;川渝两地联合打造“川渝共同产权市场互联网平台”,目前,平台线上成交金额1449.9亿元;川渝两地金融业探索共建共享货币信贷大数据系统,联合推进征信服务一体化、创建省级现金服务示范区、金融风险联防联控;重庆搭建了中西部首个金融综合服务网“金渝网”,实现了川渝跨省市应用;推动设立了成渝银行业保险业消保中心(重庆),探索打造一站式纠纷解决平台。
此外,截至2022年末,重庆、成都共有10家银行、43家企业参与贸易收支便利化试点,进口付汇支付由2天缩短至2分钟。(重庆市金融监管局 供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男子坐高铁将30万现金遗忘在行李架上
- 人民网重庆4月12日电 “我就是刚刚丢了30万现金的旅客,谢谢!真是太感谢了!”4月8日,从列车长手里拿到了自己失而复得的手提袋,宋先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4月8日14时28分,在重庆北开往北京西 G52次列车终到北京西站后,列车员姚梅正在巡视车厢,看到13车11A座位上方的行李架上有一个很普通的手提袋,拿下来后发现里面用黑色塑料袋包裹着三大捆现金。…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