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区人民医院:打破神经内、外学科壁垒 协同守护患者健康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神经疾病患者就诊应该选神经内科还是神经外科?在合川区人民医院,患者不需要进行“二选一”的抉择。在这里,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通过整合科室资源和优势,协同决策、精准诊断,为每位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方案,从而更好地服务患者。
神经内、外科协作为患者治疗。合川区人民医院供图
卒中绿色通道与生命赛跑
为了提高区内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合川区人民医院成立了脑卒中救治团队,开通了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团队由神经内科、急诊科、放射科、检验科、超声科、神经外科、ICU、麻醉科等科室专家组成。“神经内科在脑卒中救治团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提高了区内脑卒中救治能力和质量。”神经外科博士李成才介绍。
当有脑缺血病人送达医院,接诊的急诊科医生一旦考虑其为脑卒中发作,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立即启用,核磁共振、血管检查等都无需等待,神经内科医生会全程陪同检查,若是患者需要介入手术,神经内科就可以立即着手处理,如评估后各项指征显示患者更适合外科手术,神经内科就会立即通知神经外科会诊。
近日,59岁的郭大爷因右侧肢体突然使不上劲被送往合川区人民医院,通过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神经内科医生立即诊断其为脑动脉血管狭窄闭塞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但由于血管完全闭塞不适合置入支架,神经内科医生遂将患者转交给神经外科,外科医生经过会诊,决定对患者进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把患者头皮血管搭入脑内,用头皮的血流增加左侧大脑供血。患者术后吻合的血管畅通无阻,脑供血不足也得到有效解决。
MDT诊疗模式提供更优治疗方案
神经系统疾病往往具有复杂性和难治性的特点,因此对神经系统的疾病诊疗技术要求较高。为了更好地提高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制定出更加优化的治疗方案,合川区人民医院许多手术进行前都会采用MDT诊疗模式,即多学科协作,由两个以上的临床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相对固定的医疗团队,针对某一特定器官或系统疾病,采用多学科会诊讨论的形式,提出并制定适合患者当前病情的最佳治疗方案,同时定期对患者诊疗进行反馈和评估,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合川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为更好地服务患者,通过MDT诊疗模式以达到患者的个性化和利益最大化。
正确的诊断是良好施治的基础。近日,合川区人民医院收治了一名颈动脉狭窄患者,该患者因颈动脉供血不足,引起肢体活动障碍,目前治疗颈动脉狭窄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两种技术。神经内科医生经过诊疗后认为患者颈动脉重度狭窄,斑块钙化明显,预计支架成形术效果不佳。于是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全体医生聚在一起,多次MDT模式开展评估和讨论,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认为选择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病人最有利。目前,患者已出院,左侧颈内动脉狭窄消失,肌力恢复。
适合患者的治疗才是最好的治疗
“我以前一直不知道一个二十几分钟的微创手术就可以治疗困扰我多年的偏头痛!”长期饱受偏头痛折磨的何女士出院后在微信上向李成才表达了自己的感谢。
偏头痛又俗称顽固性头痛,神经受到血管压迫,患者紧张或激动,血管搏动就会刺激神经。何女士被偏头痛困扰达30年之久,在长期吃药后依赖性越来越强,药物副作用,严重影响何女士生活。李成才表示,针对顽固性头痛,目前神经减压术可以解除外周血管对头皮神经的压迫从而遏制疼痛。做完手术十多天,何女士头皮上的伤口就愈合了,甚至可以正常洗头,伴随她多年的头痛也得到有效缓解。
“作为医生,我们的初心就是为病人寻找到最合适的治疗,改善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李成才说,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都会结合患者的疾病情况、病理类型等,在考虑患者经济负担的同时,选择最佳的治疗效果,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刘冰凌)
来源:合川区人民医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