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教育

产教融合 数字赋能 构建校本特色育人新范式

2023年04月19日13:44 |
小字号

近日,由重庆电讯职业学院牵头组建的“重庆现代通信产业职教联盟”成功通过重庆市教委备案。该校校长栗玉侠表示:“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主动整合‘政、校、行、企’等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据了解,作为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中韩合作办学项目院校、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重庆电讯职业学院14年来始终坚持以“党魂立校、产教特校、科技兴校、人才强校”为发展主线,以“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理念开展实践,主动融入数字化转型,有力探索出一条具有校本特色的育人之路。

校企携手从合作到深度融合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职业教育突出的办学优势。早在2016年,重庆电讯职业学院大数据与数字媒体学院便与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内)进行了专业实习、教师交流、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合作。2018年,学校与达内签署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把合作进行了规范和完善,双方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

截至目前,该校大数据与数字媒体学院向达内输送了10位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的教师,向达内或通过达内向企业输送学生300余人,达内也先后派企业行家到学校兼职上课共3万多学时,并共建达内特色班4个,实现了学校“学生至上,就业第一”的办学理念。

栗玉侠表示:“我们看好和达内的合作,未来将着眼于专业共建和人才培养,致力于一流专业建设、课赛岗证融合、优质就业成果体现等多维度发展,同时做好校内+校外特色场地的多元化利用,做好达内线上线下的优势资源融入。”

下一步,重庆电讯职业学院还将联合地方政府、区域内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共建重庆电讯职业学院江津学院,探索校政企合作共赢的新路径。

值一提的是,近年来,重庆电讯职业学院以“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理念开展实践,基于岗位构建产教融合的岗位培养新模式,基于课程构建科教融汇的课程改革新路径,基于证书构建普职融通的证书培训新机制,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育训新范式。

通过产教融岗人才培养模式,该校对口就业率由2021届64.6%提升至2022届的72.3%。科教融课实践运行以来,孵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0余个,培育“1+X”证书学习成果认证专家3名,教师获评高级技师7人,校企合作开发新型教材30余部,并在校内外广泛应用。得益于普职融证培训新机制,学校培育专本贯通学生180人,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长期保持在90%以上,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每年500余人。

拥抱数字化转型浪潮

“数字化转型是世界范围内教育转型的重要载体和方向,为我们创新路径、重塑形态、推动发展、弯道超车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栗玉侠介绍,重庆电讯职业学院在利用数字资源开展专业建设方面拥有良好的基础,学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二级专业认证试点,属重庆市民办高职院校唯一项目,今年3月接受了重庆市教育评估院的检查评估工作,并取得专家组的较高评价。

栗玉侠表示,未来学校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主动适应和融入数字化教育变革:

一是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探索运用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和资源创设教学场景,解决实习实训难题。利用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项目,助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是利用数字化教育助力就业创业,让人才供给和市场需求更加有效对接。将充分利用设于江津区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加强供需沟通交流对接,加快就业岗位资源共享,特别是为贫困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身体残疾的毕业生精准推送岗位信息。

三是利用丰富的线上数字资源,面向人人教育。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促进社会个体个性化学、差异化教、科学化评等各方面发挥独特优势,通过信息跟踪挖掘、数字回溯分析、科学监测评价等,描绘学员成长轨迹,为每个使用重庆电讯职业学院线上数字资源的学员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助力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此外,重庆电讯职业学院将加快建成达内互联网现代产业学院,面向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软件技术等IT专业联合共建达内-红帽开源IT中心,面向数字媒体技术、融媒体技术与运营等专业联合共建达内-Adobe数字艺术中心、AMO全媒体运营师人才认证中心。(晏红霞)

(责编:黄凌、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