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健康>>区县动态

荣昌区人民医院:以“质量”取胜 办人民满意医院

2023年05月04日10:12 |
小字号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1年度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通报》。荣昌区人民医院以882.98分的总成绩排名3037家二级综合医院的第二名,获得A++最高等级(排名前1%),21项国家监测指标中有10项获满分。

荣昌区人民医院外景图。荣昌区人民医院供图

数据显示,近年来荣昌区人民医院指标持续向好,2019年度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排名全市第三,2020年度排名全市第一,2021年度排名全国第二。2022年,医院被纳入三级公立医院考核范畴。这一次次突破的背后,关键原因是什么?近年来,当地患者的就医又有哪些新体验?对此,荣昌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郑波进行了解答。

建好质量体系:十项质量相关监测指标全部满分

据悉,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从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四个维度,共21个指标进行监测分析,重点考核二级公立医院落实功能定位、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优化收支结构、控制不合理费用增长和满意度方面的内容。

荣昌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郑波。荣昌区人民医院供图

“医疗质量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医院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郑波表示,医疗质量是保障民生的根本,围绕着医疗质量,近年来医院从建立三级质量管理体系着手,狠抓质量管理。首先是完善组织架构,成立三级质量管理委员会,搭建起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地促进了质量安全和精细化管理;其次是,完善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按照三级医院服务标准,严格落实,严格考核,切实推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

“我们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基础质量,在这次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质量相关的考核指标占10项,而我们的质量管理在这次考核中全是满分,说明近年来医院临床服务能力和诊疗支撑能力的持续提升,管理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稳步增强。”郑波介绍,此次荣誉的获得也见证了医院近年来的成长:最新数据显示,

2022年,荣昌区人民医院三四级手术占比74.45%,同比增加7.35%,微创占比20.86%,同比增加2.65%,院内住院满意度调查94.24分,较2021年增加2.12分。

找准功能定位:“双板工程”助推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患者昏迷、癫痫发作、贫血、血小板不明原因降低……”2022年6月,在荣昌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面对患者疑难危重病情,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马蓉立即组织肾内风湿免疫科、血液肿瘤科、感染科、神经内科医师多学科会诊。经过进一步检查,患者确诊为干燥综合征继发TTP,用药后患者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水平,并顺利出院。

多学科高效协作、精准诊断、及时治疗,让患者成功度过“生死劫”,标志着荣昌区人民医院对疑难重症的诊治迈上了新台阶。近年来,为持续推进服务能力提升,逐步实现大病不出区县目标,荣昌区人民医院强力推进“双板工程”发展战略,通过“做强板”树立品牌,“补短板”提升能力,推动人才、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为医院“三甲”创建打下坚实的基础。医院陆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20项,其中包括全腹腔镜下端胃(全胃)根治性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等三四级手术。

建立信息化、一体化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荣昌区人民医院供图

“落实分级诊疗,定位首先要准。作为区域龙头医院,只有真正发挥好龙头作用,才能真正让患者实现大病不出区。”郑波介绍,“双板工程”是他多年来一直坚持的管理思路,即重点关注强势学科、不断补足弱项,激发团队活力,形成不断学习、追求进步的工作氛围。在这样的工作思路下,近3年来,医院新增儿童保健科、疼痛科、结核病科、中西医结合科等一、二级诊疗科目27个,独立分设8个病区;完成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和重庆市区域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各1个,成功申报重庆市区域医学重点学科和重庆市公共卫生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各1个;5+N中心建设取得实效,成功完成胸痛中心(标准版)、综合防治卒中中心、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区域中心、心衰中心、静脉血栓防治中心等创建。在“补短板”行动中,医院通过人才引进、外送学习等多举措提升软硬实力,内分泌科实现了从无到有,感染性疾病科新建了病区等。

人才是最紧缺的医疗资源,也是区县医院在发展中面临的普遍困境。为了切实提升服务能力,荣昌区人民医院在医疗人才引、培、育、留中狠下功夫。2021年,医院引进学科带头人十余名,2022年,医院引进硕士研究生及高层次人才23人。同时,以医共体为载体,医院与重医附一院、重医附属肿瘤医院等形成长期合作,每年有十余位专家定期到院进行临床指导、查房、讲座,进行蹲点式支医,对医院的医疗技术提升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目前医院卫技专业技术人员1155人,占全院总人数84.80%;副高级及以上职称142人;博士11人、硕士研究生132人;年门急诊量71.8万人次,出院4.91万人次。

创新医疗服务:努力办人民群众满意医院

“太及时了,把透析液免费送上门,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在收到荣昌区人民医院药剂科、肾内科、医保办等科室医务人员配送到家的腹膜透析液后,家住城区滨港湾的患者及家属称赞不已。

据悉,腹膜透析对于长期需要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来说,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药品,更是尿毒症患者生存、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荣昌区人民医院自2021年6月在全区范围内常态化开展腹膜透析液惠民配送服务以来,为大量身体虚弱、交通不便的腹透患者解决了取药难题。

指导患者使用自助机。荣昌区人民医院供图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了不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感、获得感,近年来,荣昌区人民医院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创新服务方式,将优质服务不断延伸,相继开展了“床旁结算”服务、成立荣昌区首个慢性肾脏疾病全程管理中心CKDMC等靠前服务。

“质量管理就包含了患者的就医满意度。以此为目标,我们在就医流程上进行了全流程再造。比如增加硬件设施的完善、信息化建设的升级。”郑波介绍,去年医院新门诊进行了全面改造,不仅增加了很多便民、惠民设施,也通过信息化升级实现了智慧采血等服务。今年,医院将开展让患者“只跑一次”行动,要求床旁结算实现50%,并建设入院“一站式”服务中心,让患者少跑路,少等待。同时开展人文培养,对医护人员开展沟通培训等。“人民医院为人民,我们希望这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让患者享受到有温度的医疗服务,努力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医院。”(蒋永劲)

(责编:陈易、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