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健康>>动态

璧山区“三通”建设系列宣传(二)

大兴镇中心卫生院:服务越来越好 村民看病更方便了

2023年05月19日19:50 |
小字号

“三通”建设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的重要载体,也是高质量、高水平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2022年,璧山区将“三通”建设纳入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重要内容及政府工作报告,制定政府办医管医“职责清单”,强化财政投入、基础配套、目标绩效等保障,先后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构建起统一、高效的卫生健康治理体系。

基层医疗服务提升“一小步”,带来的是居民健康水平提升“一大步”。2022年,璧山区实施“9+3+3”精准帮扶,组建帮扶团队13个、派出帮扶人员60人,先后实施了基层首例床旁支气管镜检查+经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无痛人流等,区级医院下转患者2526人次。通过“下派”卫生人才、管理人才,累计开展诊疗服务13054人次。一年来,乡镇居民不仅在“家门口”享受到了更便捷、优质的健康服务,也“解锁”了越来越多的就医“新感受”。

璧山区大兴镇中心卫生院外景图。璧山区大兴镇中心卫生院供图

璧山区大兴镇中心卫生院外景图。璧山区大兴镇中心卫生院供图

聚焦“三通”建设精准帮扶,璧山区有哪些探索?各基层医疗机构又取得了怎样的具体成效?为此,本网推出璧山区“三通”建设系列宣传。本期,我们走进大兴镇中心卫生院。

村民对“镇医院”就医更有信心

今年3月,80岁的苗爷爷在大兴镇中心卫生院做了人生中第一次手术——腹股沟疝手术,术后三天康复出院。让他没想到的是,他不仅在家门口治好了病,还节省了大笔费用,以往对“镇上医院”不信任的固有印象得以改变。

患者就医更方便、更满意是大兴镇中心卫生院持续提升服务能力的结果,也是璧山区“三通”精准帮扶在该院落地、见效的一个缩影。2022年,大兴镇中心卫生院根据群众就医需求和自身实际,在璧山区健康共同体“三通”建设精准帮扶工作方案中,提出管理帮扶、技术帮扶、个性化项目帮扶、上下联动四方面的明确需求。为此,璧山区人民医院组建等级创建、内科、全科、中医康复、外科、医技、口腔、儿科护理8个精准帮扶团队,通过“组团式巡回诊疗”与“定点式支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精准帮扶工作。

内科、全科团队与中医、康复团队共同开展医疗查房。璧山区大兴镇中心卫生院供图

内科、全科团队与中医、康复团队共同开展医疗查房。璧山区大兴镇中心卫生院供图

璧山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刘大伟是内科、全科团队帮扶成员之一。2023年3月,刘大伟作为“区聘镇用”医生,下派到大兴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定点帮扶,通过门诊、住院管理、内涵提升、团队建设等开展帮扶工作。

义诊服务。大兴镇中心卫生院供图

义诊服务。大兴镇中心卫生院供图

“目前变化较大的是在门诊和住院病房,听说有上级医生坐诊,居民就医更有安全感,小病、慢性病更多选择在家门口解决,从今年1月到4月的数据来看,同比往年诊疗人次提升了17%。我们的目标是在今年年底,诊疗人次提升到20%。其次是通过每日带队查房,发现不足之处,及时寻找解决方案,提高团队的服务能力。”刘大伟介绍,通过两个月的了解和情况摸底,他结合自身专业特长,计划在大兴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心脏彩超,将冠心病的早识别、早诊断提前;同时计划带领团队开展深静脉穿刺;未来,计划建立一个胸痛单元的认证,实现胸痛早期识别。

更多优质服务“从无到有”

“我们可以提供中医药的煎煮,也可以选择中医药颗粒制剂,拿回去用开水冲服。”“这还可以,方便。就选中医药颗粒制剂。”近一年来,大兴镇中心卫生院的患者发现,该院中医馆不仅增加了病区,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还增加了许多便民举措,中医药服务能力相较以往明显增强。

中医康复团队指导带教。大兴镇中心卫生院供图

中医康复团队指导带教。大兴镇中心卫生院供图

“从数据来看,今年1-4月,同比去年,中医门诊诊疗人次增长了89.2%。”大兴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科长曾维秀介绍,数据背后是团队的成长,也是精准帮扶团队的工作成效。“根据我们的帮扶需求,璧山区人民医院组建中医、康复团队,每月组团来我们这里定期查房、现场指导,针对患者病情,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减轻医疗负担。目前,已开展了十余项中医药服务。”

口腔疾病诊疗服务。璧山区人民医院供图

口腔疾病诊疗服务。璧山区人民医院供图

另外一个变化是口腔服务在基层的“从无到有”。近年来,璧山区人民医院通过下派口腔科医生到大兴镇中心卫生院,从开设口腔科、培养人才等方面进行定点式帮扶,让当地居民享受到了优质的口腔疾病诊疗服务,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数据统计,2023年1-4月口腔科平均诊疗人次在近2年平均基础上增长91.8%。

璧山区大兴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马孝川表示,基层医疗机构在发展中面临着人才匮乏、队伍老化等痛点,深入推进“三通”建设为基层医疗机构提升整体医疗水平提供了重要的载体,让团队更有自信,健康服务也更有底气。“下一步,医院将继续推进人才建设,强化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能力,让小病‘治’在基层,‘防’在基层。”(蒋永劲)

(责编:秦洁、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