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强化组织建设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近日,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组织了一场基层党建项目评比活动,现场11个进入决赛的党建项目展示了一年来,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各基层党组织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成果。
据了解,评比活动于2022年初启动,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35个在职党支部通过独立或联合申报党建项目,经过专家集中评审讨论,同质项目整合优化,党委研究决定立项17个党建项目,并划拨专项经费由党办制定总体目标、年度计划和具体落实项目,并有序推进。活动旨在通过创新形式,让各党组织结合工作实际,将党建工作与医疗工作深度融合,以“精卫鸟”志愿者服务队为载体发挥专业优势服务重点人群,提升“惠民有感”。
以“党员定期进社区打造服务型党支部”党建项目为例,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将精神卫生服务从医院延伸到社区,通过党员定期进社区,为群众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宣讲、患者疾病随访与用药指导、家庭的护理教育、社区工作人员管理培训、送爱心等服务,建立起从单纯治疗转变为“预防+治疗+康复”的综合模式,拓展适应患者和群众需求的服务周期,深化健康服务内涵。
“艺术疗愈助力精神障碍患者功能康复”党建项目,通过“一抓、二建、三优”行动计划,按照“3个1”工作路径,即每月开展1次“阳光课堂”,每月组织1次“圆梦心愿”活动,每月召开1次项目推进会,组织专业艺术疗愈师进病房、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以绘画、雕塑、园艺、手工等艺术疗愈,助力精神障碍患者功能康复和社会大众减压。
“医患角色互换体验”党建项目的内容是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及陪护共同参与“假如我是一名患者,我希望……”“假如我是患者家属,我希望……”“假如当我老了,我希望……”等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医患换位体验,让医护人员理解患者及家属的需求,让医护人员在医患角色互换中改变,从而改善服务方式、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患者就医体验和满意度得到极大改善。
“创新精神专科护理打造优质团队”以党建为引领,以业务为抓手,以“精神科防暴”“叙事护理”“舞动”“正念”“心理”等5个护理专业学组为依托,通过打造心理健康服务专业团队和优质护理团队,积极发挥中心在全市精神科护理的龙头作用,辐射和带动全市精神科护理整体能力提升,服务群众整体水平提升,特殊人群满意度提升。
“医心向党党建+专科联盟”党建项目,以支部党建结对共建为平台,以专科联盟共建互赢为依托,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门诊科普讲座”党建项目,一方面利用患者和家属候诊的碎片化时间在门诊开展健康微宣讲,一方面组织专业团队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常态化开展系列公益团体辅导活动,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李小兵介绍,中心以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推动党建工作创新,目的就是推进中心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实现党建与医院中心工作的同频共振、互促发展。下一步,中心将继续按照重庆市卫生健康委提出的党建示范医院、示范党支部“双示范”工作要求,深度挖掘项目的品牌特色,做好示范、带动和推广工作,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造具有卫生健康辨识度的党建品牌。(蒋永劲、李道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