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视频>>要闻

守护角膜健康 让爱与光明传递

2023年07月04日15:31 |
小字号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观看人民网健康视频节目,我是文彦。角膜病作为眼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却常常被大众所忽视。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眼外伤等都可能引起角膜疾病的发生,重视角膜疾病的预防,守护角膜健康已经成为了不可避开的眼健康问题。今天,我们邀请到重庆普瑞眼科医院名誉院长谢汉平,和大家聊一聊角膜健康的相关话题。谢院长,你好!

谢汉平: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谢院长,常见的角膜病有哪些呢?致病原因是什么?

谢汉平:角膜疾病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角膜疾病中常见的有细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和病毒性角膜炎,致病原因是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其中细菌和真菌性角膜炎大多数和角膜受伤有关,病毒性角膜炎是由于病毒潜伏在三叉神经引起,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发作。

非感染性角膜疾病包括角膜变性、角膜营养不良、先天性异常、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其中最常见的致盲性角膜病是圆锥角膜。圆锥角膜发病因素非常多,遗传或长期频繁揉眼是主要病因。圆锥角膜好发于青少年,是影响年轻人视力的“隐形杀手”,主要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常常是双眼发病。圆锥角膜会引起高度近视和高度不规则散光,佩戴眼镜也无法达到1.0的视力,到了晚期,会导致视力显著下降而致盲。

主持人:夏天遇上过敏性结膜炎怎么办?

谢汉平:脱离过敏原是最有效的手段,90%的花粉症为夏秋花粉所致,且夏秋花粉的源头控制非常困难,因此我们在出门时可以佩戴口罩和护目镜,尽量避免去容易过敏的环境。另外,尽量不要揉眼,可能会导致症状加重。生理盐水冲洗眼部以及眼部冷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眼部症状。应用人工泪液可稀释眼内的过敏源,润滑眼球表面,同时缓解症状。

主持人:据了解,糖尿病可能会引起角膜病变,这是真的吗?

谢汉平:是的,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视网膜并发症逐渐引起大家重视,但角膜病变往往容易被忽视。研究发现一半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角膜病变,轻者仅眼干、眼红、眼痛不适,重则可视力下降至失明。

如果把眼睛比作照相机,角膜就好似最外面的透明镜头盖。高血糖时,可导致镜头盖敏感性下降、浅点状病变、持续性上皮糜烂、上皮再生延迟等。患者可能出现视物疲劳、眼干、眼红、眼痛、视力下降等多种症状。

主持人:那么,糖尿病角膜病变应该怎么治疗呢?

谢汉平:糖尿病角膜病变治疗的基础离不开良好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以及全身药物血糖控制。

局部治疗,可通过应用人工泪液保持眼表润滑,配合使用抗炎药物(非甾体、类固醇、环孢素A),如果角膜反复糜烂可使用角膜绷带镜促进上皮修复。后期防护方面,则需要注意避免外伤,并定期进行检查。

主持人:角膜病患者在饮食保健上需要注意什么?

谢汉平:饮食上宜多吃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多吃豆类、豆制品、瘦肉、蛋类食品,以利于角膜修复。同时戒烟酒,不要吃煎炸、辛辣和含糖量高的食品。

患者应注意充分休息,生活规律,避免熬夜、饮酒、暴饮暴食、感冒发烧、日光暴晒等诱因,才能减少疾病复发的危险。此外,角膜病患者,要及时到医院接受医生诊疗,不要随意用药,以免使病情复杂化,加大疾病的治疗难度。

主持人:干眼症是常见的角膜病症之一,有研究表示中老年女性更容易患干眼症,这是为什么呢?

谢汉平:首先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的腺体和细胞的分泌功能会下降,导致基础泪液分泌量下降,所以更容易患干眼症。其次我们人体的泪液分泌是受到激素水平来调控的,女性在更年期的时候全身激素水平失衡,激素水平的紊乱会造成泪液分泌量的下降、泪液分泌质量的下降,使内膜稳定性下降,从而更容易患干眼症。此外更年期的女性可能会伴有失眠、睡眠质量下降等,也会加重干眼症。还有一部分老年人可能会患有糖尿病、类风湿等基础疾病也是干眼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主持人:目前我国的角膜捐献情况如何?捐献角膜的意义是什么?

谢汉平:角膜移植手术是角膜盲患者的有效复明手段,对于角膜盲患者来说意义是重大的。在我国,公民自愿捐献的眼角膜是角膜移植手术唯一合法的供体来源。虽然近年来不断推动捐献和移植工作,但每年实施的角膜移植手术仅1万余例,所以,捐献材料的紧缺仍然是制约角膜移植的最大瓶颈。

主持人: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角膜移植手术?角膜移植的成功率高吗?

谢汉平:当角膜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无法通过其他方法治疗,或者严重角膜发炎即将导致眼球不保时,就需要及时进行角膜移植。以圆锥角膜为例,当发展到晚期,佩戴框架眼镜或者接触镜都无法提高视力,就只能进行角膜移植。用透明、健康的供体角膜组织替换患者病变的角膜组织。

由于角膜组织较为特殊,没有血管、淋巴,在免疫学上处于相对“赦免状态”,不需要血液配型,而且移植后机体排斥反应低。所以,目前所有同种异体器官(组织)移植手术中,角膜移植手术是成功率最高的,一般可以达到90%以上。其实,大部分角膜疾病都是可以在早期发现并治疗的,重视角膜健康,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谢院长的分享,同时感谢大家的关注,再见!

谢汉平:再见!

(责编:刘祎、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