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教育>>教育资讯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黔江区开展系列“三下乡”实践活动

2023年07月12日13:25 |
小字号

7月6日至9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三下乡”民族团结实践团走进重庆市黔江区白石镇“社会课堂”,上好实践“必修课”。

踏实地,倾听百姓声音

为真正做到“在社会实践中长才干、受教育、做贡献”,实践团深入走访白石镇鞍山村的数位农户家中,与当地村民进行友好地交流,了解少数民族农户们在生活方面所面临的实际需求和困难。

实践团与村民交流。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供图

实践团与村民交流。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供图

“奶奶,您是刚刚去摘桃回来吗?平常您家的桃子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去销售呢?”在走访路上偶遇到一位老奶奶,实践团成员们抓住机会,认真地向老人询问有关情况,并及时做好记录。一路上,实践团坚持以亲身调查研究为手段,深入少数民族群体、深入村委会基层干部,在田间地头听取民声,从交流中发现问题,对当地的发展难题有了进一步了解。

进基地,取产业兴农之经

为探寻白石镇脱贫之秘诀,取产业振兴农村之金经。实践团在白石镇鞍山村第一驻村书记朱家明的带领下,先后参观黔江化肥减量技术——油菜青还田种植水稻新型肥料应用核心示范区、重庆市黔江区八八八农机专业合作社、黔江区“互联网+”社会扶贫基地、“光伏电站+养牛场一体化项目”养殖基地、桑蚕养殖场……

实践团成员向农户学习水稻种植技术。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供图

实践团成员向农户学习水稻种植技术。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供图

在这些基地中,实践团从一幅幅美丽乡村的画卷、一幕幕山清水秀的景象、一张张丰收喜悦的笑脸、一组组经济发展的数据中,看到了渝东南大山深处一群追梦的人们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上下一心、攻坚克难的脱贫精神,感受到了黔江人民身上的一股“牛劲”。鞍山村村民凭借这股“牛劲”,走出了一条养牛致富的“牛路”。

铸团结,理论飞入百姓家

在对鞍山村的现实情况有了更为清晰准确地认识后,实践团成员积极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在座谈会现场通过电商故事理论宣讲,借助“第一书记”黄文秀带领村民成功致富的案例,用朴实无华的家常话、大白话,向农户们宣讲电商知识,提高电商素养,并传授基本使用方法,提高电商技能。

实践团进行宣讲。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供图

实践团进行宣讲。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供图

“近些年路也修好了,自己种的桃子也方便坐车到集市上去卖;农忙时突然下雨,村干部也会过来帮我;现在都不用去外地打工,家门口就可以就业”,黔江区白石镇鞍山村的一位回族村民说到。

搭平台,助力血桃出深山

“欢迎来到直播间,这里是黔江区白石镇凤山村,我们正在200亩血桃果园里直播。天上有蟠桃,地上有血桃,一颗桃子出深山,只为讨得你喜欢。大家小心心点起来……”,这是实践团在直播时的场景。他们以凤山村血桃果园为直播“舞台”,用通俗有趣的语言向网友介绍血桃的特色与美味,以专业所学助力乡村振兴。

短短2个小时,直播就吸引了一大批网友、村民下单采购,线上线下销售额破万元,获赞数达到约5万。实践团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做足“桃文章”,做活“桃经济”,进一步拓宽了农民致富的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团在血桃基地开展直播助农活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供图

实践团在血桃基地开展直播助农活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供图

建店铺,千里解乡愁

实践团与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同学携手以“助兴白石,发展民族经济”为主题,开设淘宝店铺“白石农乡”,上架黔江区特色农产品,以青春智慧赋乡村振兴之能,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帮助农户搭上“互联网+”赛道的“快车”,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我自己也是一名黔江人。在网络还未发展的年代,村里的农民总为如何销售出地方特色产品而发愁。现如今,网络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当我想念家乡的特产时,只需要逛逛淘宝店铺点击下单即可”,实践团成员2022级供应链管理班的孟芙蓉说道。

实践团负责人表示,经管学子将持续以青春智慧拓农特产品销售之路、助农户通电商之快车、赋乡村振兴之能,发挥专业优势全力以赴助力乡村振兴,上好实践“必修课”。(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供稿)

(责编:黄凌、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