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教育>>中小学

洞见“未来教育” 这场课程文化研讨会在重庆一中掀起头脑风暴

2023年09月26日10:13 |
小字号

未来学校是怎样的?未来教育家如何培养?……9月25日,“未来教育家成长计划”砺校行动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课程文化研讨会在重庆一中举行,全国“未来教育家成长计划”首批学员以及教育名家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重庆一中党委书记唐宏宇。重庆一中供图

重庆一中党委书记唐宏宇。重庆一中供图

重庆一中党委书记唐宏宇在会上致辞,他表示,今天数字化正在推动生产与生活、个人与社会的一系列变化,“未来教育家成长计划”正是顺应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旨在发现和培养一批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杰出人才,由此带动和培养一批新时代的“未来教育家”,以推动中国教育未来的发展。他说:“我们有幸迎来了全国教育工作领域的专家、学者,给我们带来了一次非常难得的交流机会,也将为我们的弘扬教育家精神、造就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构建高质量课程育人新生态提供更多的启迪和帮助”。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吕德雄。重庆一中供图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吕德雄。重庆一中供图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吕德雄基于“未来教育家成长计划”砺校行动的背景和经验,多角度分析了“未来教育家”的发展和走向。吕德雄认为,教师要培养持续的学习能力, “未来教育家成长计划”可以为未来教育家的成长提供机会。他指出,该项目面向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计划用10年时间培养100位长期坚守在教育教学和管理第一线,对基础教育有深刻理解,有坚定的教育信念、有深厚的教育情怀、有先进的办学思想和管理理念,并且取得卓越办学成果的杰出中小学校长,在此基础上发现和培养一批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杰出人才。

重庆一中政治教师欧阳以芮。重庆一中供图

重庆一中政治教师欧阳以芮。重庆一中供图

“基地的建设目标是打造‘以课程建设为载体,教师发展为桥梁,辐射带动为担当,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为最终目的’的四位一体创新体系。”重庆一中政治教师欧阳以芮以《打造“大思政”课堂提升立德树人实效》为主题,从“党建+思政: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以系统观念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聚焦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三个方面,对高中政治课程创新基地进行全面解读。

重庆一中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长金晓凌。重庆一中供图

重庆一中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长金晓凌。重庆一中供图

开发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STEM科技课程体系、探索智慧教育的新型课堂“智教慧学”实施模式、教师探究项目式教学、搭建课程资源平台……重庆一中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长,信息科技学科国培专家、市区级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创新基地建设负责人金晓凌以《基于信息技术学科创新基地建设助推数字化育人》为题作信息基地建设分享。据金晓凌介绍,该基地由“一坊一中心、三室两平台”构成。意喻着作为基地成员的教师,借由“慧学工作坊”及“STEM课程研发中心”作为基地智慧的来源,通过互为支撑的“PBL项目教学探究室、AI人工智能学习体验室、智慧教室”三室及“特色选修课程资源平台、泛在学习平台”两类平台,共同给学生成长撑起一片可以发挥特长、张扬个性、合作创新的空间,成为数字化时代的未来新人。

重庆一中副校长卫晋丽。重庆一中供图

重庆一中副校长卫晋丽。重庆一中供图

当天,全国未来教育家成长计划首批学员代表依次畅谈了自己教育研究的重点与难点。重庆一中副校长卫晋丽以《文化育校,课程育人》为题做了分享,多角度阐释了一中“阅读与人文”“科技与创新”“运动与健康”三大课程体系,每个板块所包含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自修课程以及课程带给学生的成长和收获。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赵光义。重庆一中供图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赵光义。重庆一中供图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赵光义作了《基于校本实践的学校课程建设》报告,他从哲学遵循、行动路径、基本内容以及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思考等方面着眼,认为课程建设需“看清趋势、预见未来”,并从“为什么”“怎么做”中分享了苏附课程建设的行动路径。

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南山)第二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唐晓勇。重庆一中供图

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南山)第二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唐晓勇。重庆一中供图

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南山)第二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唐晓勇介绍了影响中学科学课课程实施的5个重要因素:考试为导向的教育制度、课程结构的局限性、教师专业能力的匹配度、课程体系连续性和持续性、社会和文化观念。唐晓勇强调,解决问题过程中,儿童自然而然需要调动、整合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因而,让学习和生活联结则是课程统整的驱动因素。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家书院副院长宋萑。重庆一中供图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家书院副院长宋萑。重庆一中供图

最后,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家书院副院长宋萑为整场活动作出点评总结,他总结了各位教师的观点,表示学校课程体系要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聚焦解决真实情境问题。课程领导的实质就是“少管多理”,课程质量的保障则取决于多样化的合作,例如项目组合作、跨学科跨学段合作。

研讨会现场。重庆一中供图

研讨会现场。重庆一中供图

与会学员表示,此次课程文化研讨会为一线教育者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各位嘉宾的报告让大家收获良多,对今后学校的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袁杰)

(责编:黄凌、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