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教育>>教育资讯

“校地企”三向奔赴 重庆理工大学携67项科技成果对接蓉企

2023年09月27日15:43 |
小字号

科创名城与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会碰撞出什么火花?9月26日,由重庆理工大学和成都市科学技术局主办的“校企双进·找矿挖宝”科技成果对接重庆理工大学专场活动在该校花溪校区举行。

参观考察、合作签约、成果发布……双方表示,将发挥重庆理工大学创新资源优势,搭建科研团队与成都市相关区(市)县、产业园区、企业,以及成渝地区相关市(州)的精准对接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构建跨区域产学研协作新模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活动现场。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活动现场。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合作共赢:

与蓉企签约5大项目

活动现场,来自成都市投资促进局的相关处室负责人,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成都高新区、锦江区、绵阳市等相关区(市)县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以及来自成都的100余家高能级科技型企业代表来到重庆理工大学,一道搭建高校与企业的“握手通道”,为技术找市场、为高校畅渠道、为企业破难题,架起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

为推动校地、校企合作再上新台阶,成都耐视特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德杉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国营锦江机器厂、成都蓉奥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优安协创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就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基础网关与软件平台研发、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与增强的航空发动机叶栅性能预测关键技术研究、直升机涂层下腐蚀损伤无损快速可视化检测技术、无人机智能体算法开发项目、管道承压构件非线性超声检测研究及传感器开发等5个项目与重庆理工大学进行现场签约。

重庆理工大学与蓉企签约5大项目。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重庆理工大学与蓉企签约5大项目。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校企合作是高校与企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产教融合是构建教育与科技、产业深度互动新格局新生态的关键举措。”重庆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田波称,双方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本次签约为起点,持续深化交流、拓展合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创新成果:

67项科技成果现场发布

作为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近年来重庆理工大学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1项,省(部)级奖励155项,国际发明专利授权9项、公开专利1000余项。

现场,该校车辆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两江人工智能学院接连发布了“大量程纳米时栅位移测量技术及器件”“航空发动机叶片数控砂带精密磨削技术”“污染土壤评估及修复技术”“智能会计教育机器人”“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肽外用药物开发”等67项科技成果,囊括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医药康养等重点产业领域。

其中,在外骨骼机器人领域,重庆理工大学提出了离合式并联弹性驱动器机构和多模态传感下肢步态感知预测模型,解决了人体增能外骨骼峰值助力扭矩低、跟随步态下耗能高等关键技术;建立了楼梯步态下的人机耦合动力学模型,研发主动式下肢助力外骨骼、被动式负重外骨骼等系列装备20余套。其中被动式负重外骨骼装备已被送往四川地震救援实训基地、北部严寒训练基地、石油勘探队等需求单位,并与中船集团前卫科技展开了产业化合作,开始实现量产。

重庆理工大学相关研发团队与到场企业、机构进行洽谈。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重庆理工大学相关研发团队与到场企业、机构进行洽谈。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多领域、多样态的科技成果吸引了到场企业、机构与相关研发团队进行深入对接交流,现场促成合作意向近40项。成都市科技局副局长陈旭认为,重庆理工大学与成都合作空间广阔,合作潜力巨大,希望成渝两地创新主体推进市校合作朝着更深层次迈进。

思考:

助力形成新质生产力

对高校和企业而言,如何加强实质性深层次合作,提升人才培养精准性和匹配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和水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重庆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康骞在会上提出三点建议。

重庆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康骞讲话。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重庆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康骞讲话。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加大校企合作,持续拓宽“双向奔赴”通道。期待校企双方以此次对接活动为契机,整合自身资源优势,进一步构建合作新机制、营造发展新环境、畅通事业新循环、打造共赢新样板,携手构建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深化产教融合,持续提升“双元育人”质量。期待更多成都企业、四川企业参与融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中去,进一步促进学校“专业跟着产业变、教学围着市场转、学生跟着企业走”;进一步催生协同育人的化学反应,实现产教融合从“一头热”走向“两头甜”,保障更多的重理工毕业生在川渝安身安家、建功立业。

强化多方协同,持续服务“双城发展”需要。期待校企双方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书架”走向“货架”,为服务双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晏红霞)

(责编:秦洁、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