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金融>>要闻

金融消保你问我答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非法金融活动?平安银行专业人士为你解答!

2023年09月28日14:20 |
小字号

2023年9月15日—10月15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国家网信办联合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教育宣传月期间,人民网重庆频道特别推出“金融消保你问我答”系列公益宣传,邀请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相关专业人士,向广大金融消费者普及基础金融知识、提示金融风险,倡导理性消费、价值投资观念,传播金融正能量。

近年来,老百姓“钱袋子”被戳破的事情屡屡出现,主要集中在非法金融广告、非法集资、电信诈骗、银行卡盗刷等非法金融活动中。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非法金融活动?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行副行长兰青松为你解答——

牢记“五步应对法”,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要牢记“‘勤学、多思、慎行、善改、明责’五步应对法”,增强自身的辨别能力,坚决远离非法金融活动,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一)勤学。广泛学习金融知识,提高自身识别非法金融活动的能力。

主动学习各类金融知识,明辨常见非法集资手法,了解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识别方法、防范和补救措施等,掌握银行卡、移动支付、个人信息保护等基本知识,保护好银行卡账号、密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二)多思。多多思考,提高警惕,避免盲目、冲动地进行金融交易。

当金融广告的收益让人心动时,要思考广告中的金融产品的风险在哪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有多大。对高收益的诱惑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妄想“天上掉馅饼”,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投资项目进行冷静分析,避免上当受骗。

(三)慎行。规范自身金融行为,谨慎使用金融工具,避免自己陷入预先埋伏好的非法金融陷阱中。

不轻易将个人信息留在不熟悉或不正规的机构、网站中,网银账号、普通社交账号密码要区分,密码定期修改,谨防信息泄露。养成规范使用银行卡、自我保护个人金融信息的良好习惯,正确使用和管理支付工具,防范银行卡盗刷等不法侵害。

(四)善改。发现自身固有的行为偏差和错误交易习惯后,要积极改正。

金融消费者一旦发现或经人提醒自己参与到了非法金融活动中时,要坚决停止。不规范的经济活动蕴藏着巨大风险,尤其是参与非法集资的金融消费者应认识到非法集资行为不受法律保护,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果断退出。

(五)明责。明确掌握自身在金融交易中应承担的责任。

金融消费者在正常的金融交易中要树立责任意识,明白其“自享收益”的同时,要“自担风险”,因此,要自觉远离非法金融活动,避免盲目投资和冲动交易,承担正常的金融交易风险,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平安银行重庆分行供稿)

(责编:盖纯、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