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举办精神障碍患者艺术疗愈作品展活动

“通过不断的尝试,我发现自己的思维更有逻辑、躁动的情绪也能得到平复,当一件作品完成时,让我非常有成就感……”10月10日,在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歌乐山院区康复科艺术疗愈成果展现场,精神障碍患者小康(化名)向来宾介绍自己的作品,参与活动的嘉宾纷纷为展出的作品点赞。
患者向参观者解说自己的作品。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供图
据了解,“精神障碍患者艺术疗愈”项目,是自2018年以来,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与四川美术学院携手开展的跨领域精神疗愈合作课题项目,旨在共同探索艺术与精神疗愈的融合之路。本次展览展示了由艺术疗愈师引导患者以多样性艺术表现手法完成的作品,包括马克笔“有控涂鸦”绘画、流体画DIY挂钟、综合材料表现“想象力”绘画、植物拓印重塑物质形态、园艺营造环境疗愈、折纸绘图组合拼贴画、手工编织包裹座椅和扭扭棒造型组合立体画等。这些展览的成果,不仅患者们通过艺术表达自我,释放情感,找到内心的平静而产生的艺术与心灵的交融,更是精神疗愈审美化的自我表达与临床医学疗效建立可证实的询证联系的探索。一件件作品体现了潜意识的解构与重构,也展现了艺术疗愈的奇妙旅程。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科主任袁媛向参观者介绍患者作品。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供图
展览现场,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和四川美院的艺术疗愈师们带领患者进行现场创作。创作过程中,艺术疗愈师运用专业的艺术技能,引导患者自发却并非随意地使用艺术材料,以此促进患者对于治疗关系内艺术创作的理解,艺术疗愈师不过分关注作品的审美性,而更看重患者通过创作,如何凝缩与表达其潜意识,通过这种非语言、象征性的沟通方式,帮助患者在安全的环境中,倾诉内心的想法与感受,达到疗愈的目的。
“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共同守护美好未来’,艺术疗愈项目对儿童青少年的情绪调节也有很好的效果。”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李小兵表示,今年也是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建院70周年,中心将在新征程上,以党建为统领,继续为患者和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
医务人员向参观者介绍患者疗愈过程中的相关情况。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供图
在展览的最后,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蒋国庆向来宾介绍了艺术疗愈过程中通过专业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检查设备监测的患者检查数据的变化,以此呈现项目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与四川美术学院的合作既是一次社会创新,也是艺术与精神医学的跨学科研究,为提高患者社会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更好地走向社会,探索出一条新的康复之路。(李道国、郭婷婷)
来源: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