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政务

“渝新欧”开行十余年 税惠支持和涉税服务不断升级相伴

2023年10月12日14:39 |
小字号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中欧班列(渝新欧)开出去回程国际班列超40列。作为我国开行时间最早、运输货值最高的中欧班列,“渝新欧”从重庆出发,经新疆出境后最后抵达欧洲,古丝绸之路焕发出新的活力。“渝新欧”从无到有、从一年10余班到一天6班,正是过去十年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之路的真实写照。“渝新欧”开行十余年,这一路,税收始终相伴相随。

网络越织越密 打通开放物流通道

2018年3月16日,渝新欧越南国际班列成功开通,成功将欧洲和东南亚串联起来。企业供图

2018年3月16日,渝新欧越南国际班列成功开通,成功将欧洲和东南亚串联起来。企业供图

物流通道是开放的基础,交通“先天不足”是制约重庆对外开放的瓶颈。在国家支持下,重庆将视野向西拓展,希望能打破瓶颈。2011年,中国首条中欧班列线路“渝新欧”应运而生。

“首发班列就是我开的!”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机务段电力机车司机江彤对当年的发车场景记忆犹新。2011年3月19日,作为“渝新欧”首发司机,他驾驶列车从重庆团结村出发,与沿途各国司机接力,将笔记本电脑产品送往德国杜伊斯堡。

2013年起,随着国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渝新欧”运行不断延伸:2014年开通公共班列,从中国到欧洲,任何产品都能运,从每周1班加密至每天1班;相继开行中亚、中越、中老泰、渝滇缅印度洋等国际班列,实现往返常态化运行;提升渝满俄班列开行频次,新增重庆至布达佩斯定制专列、至马来西亚铁铁联运班列;实现欧洲与亚洲铁路、公路、空运、水运的多式联运……

汽笛鸣响,“渝新欧”来往不停,税惠支持和涉税服务不断升级。近年来,税务部门持续扩大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免征增值税的试点纳税人范围,实现直接货代、间接货代均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重庆市税务部门发布“税锦囊”,组建“税护航”专家团队、开展系列“税企联”活动,点对点服务相关项目和企业。

2016至2022年,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累计运输总货值超4000亿元,享受了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服务免征增值税、西部大开发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其中,因满足享受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2016年至2022年共减免税款634万元。

“减免的税款再次投入到公司运转中,助力班列运输的发展。”该公司财务部经理向英表示,2018年,重庆启动对外支付便利化试点,作为首批试点企业,税务部门为该公司开启“绿色通道”,推出专人专线“一对一”服务,辅导其网上办理备案业务,不断让企业感受到“非接触式”办税缴费带来的便利。

截至目前,“渝新欧”开行总量近1.5万列,稳定运行线路近50条,辐射亚欧100余个城市。

物流带经贸 开放的市场越拓越宽

2014年8月14日,渝新欧首趟进口汽车班列从德国杜伊斯堡出发。企业供图

2014年8月14日,渝新欧首趟进口汽车班列从德国杜伊斯堡出发。企业供图

疾驰的列车不仅运来货物,也带动了“一带一路”合作伙伴间经贸快速发展。

“‘渝新欧’使欧洲和东南亚通过国际铁路在重庆实现双向互通,有力促进了重庆企业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国际经贸合作。”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市场营销中心销售经理高成林说。今年,“重庆造”新能源车正借势加速“出海”。6月21日,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车型SERES5开启了首次欧洲万里行活动,横穿挪威、德国等21个国家,向消费者展示其性能。“今年1—8月,赛力斯总计出口了2.7万台汽车,享受了2.9亿元出口退税,企业‘走出去’底气更足。”赛力斯进出口业务相关负责人介绍。

发展至今,“渝新欧”从重庆输送到欧洲的货品,从笔记本电脑扩展到电子产品、整车及零部件、通信设备、机械、小家电、食品、医药、医疗器械等,累计运输总货值超5000亿元,为全国中欧班列最高。

今年前9个月,重庆博张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向巴基斯坦、约旦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KBS泵套件、烧碱浓缩和制片装置等机电产品145件。“以出口巴基斯坦为例,‘渝新欧’运输时间在15天左右,比江海联运要节约20多天,价格只有空运的1/5,节约了时间和资金成本,这对出口企业很关键。”其财务负责人向杨说,2022年1月至今年9月,该公司拿到了113万元出口退税款,流动资金更充裕。

重庆市税务局出口退税服务和管理局副局长王永坚介绍,重庆市税务部门优化出口退税服务,将所有出口企业正常办理退税的平均时间压缩至3.5个工作日内,其中一、二类企业办理正常退税的平均时间为2.8个工作日内。推行出口退税备案单证无纸化,企业可自行选择留存电子版的备案单证备查,无需装订合同、提单、发票等纸质单证。

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欧班列(成渝)共计开行超3800列,其中运输整车突破6.4万台。2022年重庆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进出口额达2214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30%。

辐射效应凸显 打开重庆开放格局

近日,重庆市税务局“渝税通”大讲堂开讲,服务渝企抢滩国外市场。杜超摄

近日,重庆市税务局“渝税通”大讲堂开讲,服务渝企抢滩国外市场。杜超摄

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依托“渝新欧”等国际物流大通道,重庆变身为内陆开放的前沿。

2008年,重庆开始布局笔记本电脑企业,随着惠普、华硕等大型品牌商入驻,数百家相关企业陆续落户。重庆市税务部门主动对接,积极落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增值税留抵退税、境外投资者境内利润再投资递延纳税等政策措施,护航企业落地生根,打造国际化的一流税收营商环境。

“落户重庆既能向西、向北拓展中亚、欧洲市场,又能向南开发东南亚、澳洲市场,还能依托长江兼顾国内市场。”惠普电脑的配套商重庆明德电子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聂敏丽说,2022年,该公司出口1300多万元,比2011年增长31%,证明落户重庆是正确的选择。2021年以来,公司享受税收协定待遇82万余元,办理出口退税约66万元。

得益于良好的发展基础和优质的营商环境,重庆吸引全国乃至全球要素资源汇聚于此,汽车、电子、新兴贸易等产业蓬勃发展。

以整车进口为例,2014年10月,西部内陆地区第一个整车进口口岸落户重庆。“铁路运输相较海运时间缩短,汽车商家的资金沉淀时间也随之减少。货到就可以销售,有利于回笼资金。”重庆泛欧铁路口岸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沈磊表示,从2020年到2023年9月底,受益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公司拿到退税款1.23亿元,为口岸扩能改造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重庆还获批医药进口、国际铁路运邮、肉类进口等功能口岸,设立1个自贸试验区、4个开放口岸、6个综合保税区、3个保税物流中心。重庆的区域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多元开放新格局逐渐形成。

截至2022年底,累计有316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重庆。今年1—8月,重庆新设立涉税经营主体数量29.17万户,全市涉税经营主体总量突破191万户,达到191.78万户,同比增长8.27%。

“‘渝新欧’打开了重庆出海出境通道,实现了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中国财税法治研究院研究员王婷婷认为,随着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重庆在更好融入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同时,对中西部地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也在不断增强。(渝瑞文)

来源:重庆市税务局

(责编:秦洁、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