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非遗亮相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10 月12日至16日,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江津区市级非遗——“江津酱油、醋酿造技艺”“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受邀参加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系列活动之巴蜀国际非遗美食周,江津“传统实用雕刻技艺”传承人侯兴波携作品《远方的亲音》,参加成渝双城经济圈同根同源非遗竞技展。
据悉,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已成为世界各国展示非遗保护实践的交流平台、凝聚智慧和发展共识的学术高地、开展文明友好对话的民心纽带。今年适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本届非遗节将集中展示履约实践的国际成果和中国智慧,共享人类流光溢彩的多样文化,展现中国非遗的悠久历史和蓬勃生命力。
江津酱油、醋酿造技艺是重庆市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江津酱油”发酵经历“固态发酵”和“稀态发酵”两次工艺流程,饱含传统的技法技艺,具有自身的工艺特性和技艺特征。“江津醋”独特的辅料,在于“百种中草药”加入食醋酿制,其采用的中药和制作的手法,致使多重化学效应而产出佳品,包含民族民间药物入食的传统经验以及老辈人古法酿制的实践知识,充分体现了中药入醋酿制的民间性。
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是重庆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其制作的民间小食品--江津米花糖,洁白晶莹,香甜酥脆,爽口化渣,甜而不腻,风味独特,百年声誉,流传至今。米花糖传统的制作技艺,体现在独特的制作工艺流程及其手工操作的技法技艺之中,包含米花糖主要原料阴米的加工制作,多种辅料白糖、饴糖、花生仁、桃仁等的综合制作,以及标志性香型辅料玫瑰花等的处理制作;以及油酥、搅拌、烘干等制作流程,直到开盆成型、包装成品。江津米花糖制作工艺特殊、流程复杂,从选米、熬糖到制作成品,八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规范的操作,严谨的程序,周密而细致,特别讲求制作工艺的精细性。
本次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引导广大群众畅享非遗购、探访非遗味、共赴非遗游,在共享非遗保护成果的同时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保护、传承非遗的良好氛围。接下来,江津区文化馆会持续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双核联动,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 (程雅琦、钟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