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造”给力!助力神舟十七号飞天

10月26日上午,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呼啸升空,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7时46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在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背后,也有不少“重庆造”护航
西南铝
提供60%以上关键铝材
此次飞船和火箭上的蒙皮、锻环等关键铝合金材料60%以上,来自西南铝。
西南铝锻造生产线在锻压铝合金环件。西南铝供图
此次发射任务中,西南铝为飞船和火箭提供的铝合金材料涵盖了锻件、板材、型材、管材等多个大类10多个规格品种,用于飞船的连接框、中间框、端框、表面结构和火箭的过渡环、转接框、贮箱等关键部位,主要起支撑、连接功能和作蒙皮等,铝材占比超过60%。其中,飞船、火箭推进舱用蒙皮、锻环100%由西南铝独家提供。
锻环是火箭和飞船的关键结构件,为火箭和飞船壮筋骨、披铠甲,在发射中不容易受到损伤。西南铝于1989年研制出直径为3.5米的整体铝合金锻环,被誉为“亚洲第一环”,这次火箭和飞船上用的就是这一尺寸的锻环。继2007年研制出5米级铝合金整体锻环后,西南铝于2016年研制出刷新世界纪录的10米级超大型整体铝合金锻环。
而此次发射的火箭推进舱和飞船蒙皮分别用到了西南铝的铝合金板材,因减重需要,飞船蒙皮较火箭蒙皮密度更低,是极端制造的2.4米超宽铝合金薄板。
西南铝锻造员工在吊运铝合金环件。西南铝供图
为有效应对太空温差、阻力、摩擦等挑战,飞船和火箭用关键铝合金材料必须具备高冶金质量性能。近年来,西南铝有效解决了一系列“卡脖子”难题,取得了熔铸、热加工、热处理等系列科研成果,实现了航空航天用关键铝合金材料批量生产。同时,由西南铝建设的国家铝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加速推进,配套的17项配套装置30多台设备日前投入运行,推动了在线检测能力“如虎添翼”。
重庆航天电子公司
为运载火箭练就“火眼金睛”
在此次发射任务中,重庆航天火箭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航天电子公司)为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配套的遥测地面检测站,犹如为运载火箭安装了一双明察秋毫的“眼睛”。
它的任务是对火箭上设备发出的无线遥测射频信号和有线PCM信号进行接收、解调,对解调后的数据进行实时显示、存储和处理,并将遥测数据传输至指挥中心,检测站以此对火箭发射前几小时到火箭发射后几百秒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用于判断火箭上设备是否工作正常,确保发射任务万无一失。
重庆航天电子公司项目团队成员开展产品测试工作。受访者供图
重庆航天电子公司研制的遥测地面设备,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七号,已连续十七次参与“神舟”系列飞船保障任务,均获得圆满成功。
“从神舟一号至神舟十七号,重庆航天电子公司研制的遥测地面设备也一直跟随型号的脚步,代代升级,为‘太空专车’的每一次成功抵达练就‘火眼金睛’。”重庆航天电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此次护航神十七的新一代遥测地面检测站为例,技术就更为成熟和先进,如:采用先进的EMC技术,提升了产品抗干扰性能;遥测信号接收码率提升,增加MSD+TPC编解码处理能力;对中频信号和PCM信号同时进行检前记录,增加遥测信号接收的可靠性。该设备也曾分别于去年11月底和今年5月底,成功助力“神十五”“神十六”发射升空。
中国电科芯片技术研究院
让国家航天器装上先进的“重庆芯”
在此次发射任务中,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西永微电园的中国电科芯片技术研究院(下称电科芯片),研发配套的多个型号产品也伴随载人飞船进入了太空。(陈琦、黎明勇)
(来源:重庆发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川渝首创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制度已在全国推广
- 人民网重庆10月25日电 (记者胡虹)24日,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联合新闻发布会在重庆市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川渝在全国首创的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制度,如今已延伸到滇黔川渝湘豫等六省(市),转移种类由3种增加至59种,审批时限压缩到约5天,纳入国务院印发的危废改革方案,入选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双城经济圈18条经验做法之一,目前已开始在全国推广。…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