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群众看病不再舍近求远 人才扎根基层更安心
——“县聘乡用”为基层卫生发展注入“活水”

“你们好,我是来向李毅医生及全体医护人员表示感谢的!”10月24日,一名群众拿着一面锦旗来到长寿区洪湖镇卫生院,说话间,她展开锦旗,“医德高尚医术精关爱病患暖人心”几个大字映入眼帘。
李毅是长寿区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的主治医师,今年8月,他来到洪湖镇卫生院。作为“县聘乡用”中的一员,他将在洪湖镇卫生院工作一年。
包括李毅在内,目前长寿区共有38名“县聘乡用”的区级医疗骨干,正在该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工作。
技术指导。长寿区卫生健康委供图
瞄准问题补短板 缓解基层“人才荒”
医疗人才是最优质的医疗资源,也是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最大瓶颈。为了切实有效地让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让群众的就医获得感、满意度“提上来”,2022年3月,重庆市卫生健康委、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卫生人才“县聘乡用”“乡聘村用”工作的指导意见》,旨在通过完善编制动态调整、业务考核和激励机制等,引导卫生专业人才向基层流动,破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才荒”难题。
所谓“县聘乡用”即区、县级医院派出骨干医师全脱产对口帮扶基层卫生院,每年定期轮换派遣,破解基层医疗人才短缺困境,缓解基层群众就医难题。长寿区卫生健康委组织人事科负责人介绍,2022年8月,长寿区“县聘乡用”工作全面推开,并选派25名执业医师分别赴1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脱产开展为期一年的服务工作。今年,长寿区选派了38名执业医师前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力充实了基层诊疗力量。
李毅今年被选派到长寿区洪湖镇卫生院,结合医院实际,他带领团队相继开展了乳腺和甲状腺手术;通过教学培训,加强现有医疗队伍建设,帮助基层医疗队伍提升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参与质控,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
以李毅为纽带,长寿区妇幼保健院与洪湖镇卫生院建立了全方位、多维度的帮扶关系,为卫生院陆续开展新技术、持续完善学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供了更充足的底气,基层医疗机构招人难、留人更难的短板得以缓解。
“县聘乡用”医生坐诊。长寿区卫生健康委供图
打好政策“组合拳” 筑好人才“蓄水池”
“县聘乡用”为基层医疗机构学科建设、诊疗技术提升提供了强大支撑。那“县聘乡用”专家选派到基层后,如何让他们在基层“沉得下、干得好”?长寿区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余建表示,长寿区通过积极谋划政策服务“组合拳”,解决派遣医师“下沉”到基层后业务水平下降、待遇下降等后顾之忧,筑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蓄水池”,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整体提升提供充足动力。
首先,畅通“县聘乡用”“上挂下派”等“人通”机制,完善人才招引、薪酬保障、编制管理等机制,引导优秀人才下沉基层。要求区级医疗机构新招聘的执业医师类人员五年内必须到基层至少全脱产服务1年,同时将区级医疗机构执业医师类人员晋升高级职称前至少到基层服务1年作为必备条件。
其次,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增有减”的原则,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构调整、服务人口、业务发展等实际,对长寿区1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进行动态调整;建立区级医疗机构新聘人员台账,以基层需求为导向,按照人岗相适原则,选派上年度新聘执业医师类人员总数的80%到基层全脱产服务,推动区域卫生人才一体化配备和管理。
在落实激励保障方面,以长寿区医疗卫生事务中心为平台,建立“县聘乡用”人员编制池。结合“县聘乡用”人员数量、岗位情况及当年区级医疗机构平均超额绩效水平,单独核定绩效总量,由医共体“技术服务协作资金池”予以保障。经考核合格的“县聘乡用”人员在基层的工作时间视为基层服务经历;在指定的边远乡镇服务三年以上的“县聘乡用”人员,在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享受优先政策。
此外,制定“县聘乡用”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县聘乡用”人员在绩效考核、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方面享受优先待遇。围绕技术帮扶、工作成效、劳动纪律和满意度调查等方面,对“县聘乡用”人员进行月评价、年考核,考评结果与个人绩效、派出单位和接收单位综合目标考核挂钩。
开展义诊活动。长寿区卫生健康委供图
立足需求解难题 提升就医“获得感”
“孩子很健康,但你要注意控制体重,否则容易得妊娠高血压!”10月25日上午,在长寿区邻封镇卫生院,“县聘乡用”的妇产科医生罗艳给一位孕妇做完检查后叮嘱道。
“没想到在镇上就能享受到城区医院医生的诊疗服务,真是太好了。”说起这次就医体验,36岁的铮铮(化名)不禁感慨。
今年8月,长寿区人民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罗艳作为“县聘乡用”人员,来到邻封镇卫生院。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罗艳发现当地群众健康意识不够,妇产科疾病的种类较多。疾病不仅让女性的身体被侵袭,同时也让心理受到打击。为此,罗艳利用日常坐诊、临床指导、教学查房等机会,大力宣传疾病预防知识,普及健康理念。同时着力于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条件和水平,构建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体系,激发了基层运行活力。
长寿区基层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县聘乡用”人员的下沉,打破了人才流动壁垒,带来的不仅仅是基层医疗队伍能力的提升,更为群众提供了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通过让专家、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路”的方式,群众就近享受区级医院的医疗服务,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得到了持续提升。
“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更加迫切,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短板便更加凸显。”余建表示,接下来,长寿区卫生健康委将继续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深入实施紧密型区域医共体建设,依托“县聘乡用”“精准帮扶”等载体,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与水平,为群众提供连续性、有温度的医疗服务,让群众享受到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果。
同时,长寿区将把“县聘乡用”工作与“传帮带”“党建联建”“医共体”建设、“等级医院”创建相结合,全力推动“县聘乡用”改革走深走实,不断提升全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水平,让基层群众真正获益。(骆英)
来源:长寿区卫生健康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