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重庆市信贷总量多增、结构优化 9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5.57万亿元
10月31日,从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获悉,2023年前三季度,重庆市信贷总量多增、结构优化,企业融资成本和居民利息负担降低,金融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持续加强。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57万亿元,同比增长8.3%;9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34万亿元,同比增长7.5%。
全市融资总量稳步增长
全市存贷款均同比多增。9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57万亿元,同比增长8.3%;较年初新增贷款4022.4亿元,同比多增898.3亿元。分部门看,企业贷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新增较多。前三季度,企(事)业单位新增贷款2748.2亿元。其中,短期、中长期贷款分别新增472亿元、2141.2亿元,同比分别多增262.8亿元、540.4亿元;票据融资减少66.9亿元。存款延续稳健增长态势。9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34万亿元,同比增长7.5%;较年初新增存款3809.7亿元,同比多增181.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企业存款分别新增2946.1亿元、1145.3亿元。
各项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持续发力。前三季度,全市金融机构累计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资金714亿元,同比增长16.8%,惠及市场主体9.8万户。2023年7月以来,重庆多个区县遭遇强降雨影响,为全力保障抗灾救灾及灾后重建资金需求,重庆市分行积极向总行争取新增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并加大投放。2023年7-9月,全市受灾区县共有2万余户经营主体获得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共计87.5亿元,加权平均利率4.12%。同时,重庆市分行继续落实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政策,前三季度累计发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激励资金3.98亿元,撬动相关地方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前三季度净增211亿元。此外,前三季度累计发放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各类专项再贷款106亿元。
银行间市场债券融资规模较快增长。三季度,重庆各类主体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券760.2亿元,同比增长40.1%;发行债券加权平均利率3.96%,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创新产品加快落地,三季度支持长安汽车金融公司成功发行西南地区首单绿色车贷资产支持证券,对金融助力“双碳”目标实现,高水平建设重庆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发挥重要示范作用;落地3笔科创票据25亿元,精准对接企业科技创新资金需求。
信贷结构继续改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需求持续有效满足
聚焦重大战略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深化数字赋能政银企对接,依托“长江渝融通”大数据系统促成放款1229亿元,其中为2023年市级重点项目、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放款958亿元。9月末,全市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
加大现代产业体系金融支持力度。组织金融机构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链主企业及其上下游配套企业制定针对性融资服务方案,支持1166户链上主体贷款和票据融资171亿元。深化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白名单融资对接机制,对接放款85.9亿元。9月末,全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9%,比上年同期高14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54%。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推进11家全国性银行与市政府签署绿金战略合作协议落地,出台金融支持绿色工业发展措施,全面推进绿色园区、绿色工厂融资对接,引领金融机构推出排污权抵押贷款、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等绿色信贷产品270余款。9月末,绿色贷款余额超6300亿元,增速超过30%,较年初增量占全市贷款超过3成。
强化部门联动助企稳岗。会同人社、财政等部门强化信息共享,依托“长江渝融通”大数据系统建立基于企业就业信息的定价模型,创新全线上、无抵押的稳岗贷产品,真正实现数据价值向信用价值的升阶,已经有9家银行通过人社数据共享创新产品11款,实现投放34.88亿元。目前,正与市场监管局、科技局等部门探索通过共享信息等机制推出“质量贷”“个体工商贷”“科企快贷”等专项金融产品。
持之以恒做好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落实重庆市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精神,联合市工商联召开重庆市金融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推动落实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各项政策措施。开展“四访”“四进”“四提升”走访行动,累计走访小微民营等各类市场主体47万户,并对其中30万余户市场主体持续跟踪辅导,及时响应信贷需求。前三季度,新建“1+5+N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112个,全市515个港湾线上线下为8.6万户市场主体发放贷款超1400亿元。9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授信支持户数110万户,贷款户数94万户。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指导金融机构全面落实《关于重庆市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做好水利设施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服务。建立货币信贷到村联络员机制,引导金融机构下沉“三农”服务重心。印发全面推广重点农业产业链金融链长制工作方案,加大对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农村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已针对119条农业产业链建立金融链长制,为5200余户市场主体发放贷款32.8亿元。9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2%;国家级、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各项贷款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增速3.24、1.18个百分点。
积极做好各项民生金融服务。推进创业担保贷款改革,进一步提升贷款办理的便利性和实效性,前三季度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9.7亿元。按照国家助学贷款最新政策部署,指导相关金融机构提高贷款额度、降低贷款利率,累计支持18万名大学生19亿元,帮助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积极支持受困行业恢复发展。9月末,全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贷款较年初新增211.3亿元,新增量是上年同期的2.97倍。
企业融资成本下降,居民利息负担降低
2023年以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成效持续显现。前三季度,1年期和5年期LPR分别下降20个基点、10个基点,有效带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9月,全市新发放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89%、4.01%,同比分别下降21个、16个基点。
同时,重庆市分行积极推动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政策落地,指导辖区银行制定并公开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实施细则,明确调整规则、调整方式、办理途径、问题咨询、结果查询渠道等借款人关切内容,并制作辖区各银行办理方式和操作要点指南,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重庆主流媒体等广泛宣传。经过精心准备,9月25日起,重庆金融机构通过后台批量操作等方式开展了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调,并通过线上、线下等多个渠道受理“二套转首套”等存量房贷借款人的申请。
截至10月23日,重庆金融机构已为187万笔存量首套住房贷款降低利率,调整后的加权平均利率为4.27%,初步测算每年可为居民节约房贷利息支出约48亿元。
跨境人民币业务增量扩面
2023年以来,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导向,持续提升人民币跨境使用的便利化程度,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前三季度,全市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金额合计2162.3亿元,其中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金额1779.1亿元,居中西部第一。
跨境人民币业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继续深入开展跨境人民币“首办户”专项行动,持续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重点企业联系行机制,引导银行加大对跨境人民币“一码通”的宣传,跨境人民币覆盖面明显扩大。
前三季度,全市2307家企业发生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业务,较去年同期多392家。前三季度,全市与东盟共发生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金额合计132.3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与新加坡发生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金额合计79.7亿元,同比增长22.4%。(张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