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区县>>要闻

巴南区木洞镇:“三服务”让社区治理“破圈”出彩

2023年12月04日18:22 |
小字号

金银桥社区是巴南区木洞镇为适应重庆国际生物城高质量发展而在2021年成立的新型社区,幅员面积7.7平方公里,辖区企业478家。为破解服务园区、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不到位的难题,金银桥社区坚持党建统领,以建设“服务型、效能型、学习型、开放型、创新型”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为目标,切实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扩大党建“朋友圈”,扮靓移民群众“生活圈”,服务园区“经济圈”,以高质量党建护航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系统集成扩大党建“朋友圈”

区域发展抱团化。着力变革以条线为主的传统组织方式,推动区域大融合大联动大发展,采取“资源共享、工作共抓、活动共办、区域共管”的方式,探索“社区+村”“社区+学校”“社区+机关”“社区+企业”等党建联建形式。建立社区需求、服务、资源三张清单,整合各类资源,与周边5个村、1个学校、1个机关、6家企业党组织签订共建共享协议,完成“金喇叭”、健康社区、春蕾圆梦、道路整治、污水管网整治等共建项目10项,惠及群众5000余人、企业200余家。

联建模式精准化。提高跨层级资源整合力度,与周边4个村开展党建联建,解决征地拆迁集中安置小区管理服务混乱、设施设备欠缺、环境脏乱差等问题。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项目共办、发展共推,与辖区10家企业开展联建活动20次,为5家中小企业争取贷款200余万元。与木洞文旅公司党支部、国际生物城小学党支部共过主题党日、共上专题党课、共抓集体研学,两个联建单位累计投入60万元支持社区教育、文旅发展。

工作机制联动化。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由1名镇领导班子成员担任社区党建联席会议负责人。完善党建联建“1+4+X”机制,“1”:每年初与联建单位签订一次《共驻共建协议书》,对社区三张清单开展双向认领、公开承诺。“4”:每年至少召开4次党建联席会议,会议主题包含年初双向认领会、季度协商议事会、半年工作推进会、年终总结表彰会。“X”:不定期开展党建工作同研究、党建资源同分享、党建活动同开展、党建经验同交流等“四同”活动。近年来,已解决困难群众帮扶、环境卫生整治、便民设施维护、社区阵地建设等问题110余个。

精准施治扮靓居民“生活圈”

深化“四联”形式。坚持党建统领小区治理,推动组织联建、党群联治、实事联办、文化联培。在钱佳花园安置房小区探索“跨村联建”模式,建立功能型党支部,设置服务型代办点,构建联动型治理体系,筑牢战斗堡垒。采取“四个一”方式(即发放一份倡议告知书、成立一支监督队伍、制定一个自治公约、开展一次居民协商)激发居民自治活力。制定小区问题清单、需求清单,通过盘活利用闲置资产、联建村共同捐赠、争取企业捐赠等方式筹集资金20余万元,完成门禁系统安装、小区内部买卖交易平台设置等实事40余件。利用小区社区用房打造家门口的“亲子活动中心”,每月评选“最美家庭”,设置孝善文化墙10个,打造文化长廊100米,大力弘扬邻里文化、孝善文化、非遗文化。

建立“四心”驿站。突出关爱“一老一小”、服务新就业群体、深化党员志愿服务、丰富群团多元阵地,推出“四心”驿站。建立“爱心”驿站,开办“老年学堂”“第二课堂”,向辖区老人普及防范诈骗、健康生活等知识16000余人次,为青少年提供免费学绘画、学唱山歌等活动10余场次。建立“暖心”驿站,配备饮水机、座椅、充电器、党报党刊、医药箱等,面向新就业群体提供歇脚休息、纳凉取暖、手机充电、图书阅读等服务200余人次。建立“初心”驿站,采取“社区+志愿者+爱心单位”的驿站管理模式,实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先锋接单”,社区定期公布志愿服务清单,红岩党员定期到“驿站”报到,累计认领群众“微心愿”70余个。建立“贴心”驿站,支持社区运动会、便民市集、我们的节日等各类活动,开展群众性活动30余场次。

牵线搭桥服务园区“经济圈”

“融合建桥”服务园区建设。变革传统服务功能,通过资源联用共享、网格管理共治、营商环境共建等方式,推动“社园”一体发展。面向园区企业免费开放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室,设置70㎡开放式展示区对外展示国际生物城园区发展前沿。划定5个工业园区专属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园区部门负责人担任网格长+1名社区干部担任专职网格员+1名企业员工担任兼职网格员”,将网格交由企业党支部全覆盖。建立落实社区党员干部包联网格、走访群众制度,完善网格发现、社区呼叫、分级响应、协同处置工作机制,构建镇、园区、社区、企业四方党建联席会议机制和治理协商机制,每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累计研究解决邻里矛盾纠纷调解、民生政策宣传、企业职工诉求等各网格收集的重难点问题650余件次,达到事在“网中办”、问题“环里解”的目的。

“兴业助桥”助推康养产业。组织党员在服务园区企业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作用,设立红岩党员岗7个,划定红岩党员责任区9个,成立“红岩先锋”企服队4支。当好企业“联络员”,通过微信群、大喇叭等形式宣传企业用工信息、推荐劳动力充分就业,累计宣传就业岗位400余个,帮助250余名群众就业。当好企业“指导员”,指导成立尚盟、拓为园区业委会2个,采取“社区党建+业主委员会+物业”模式,筹集经费40余万元整改园区消防设施、安装人行便道、增设停车位等。当好企业“安全员”,定期与消防队联合开展消防培训演练、减灾防灾宣传培训活动,组织“红岩先锋”企服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拓为园区违建整治排查205,拆除企业违建108户18193㎡。

“引才搭桥”集聚人才效应。依托网格化管理,详细掌握各类人才信息,建立人才动态数据库。推出“职工学堂”,构建以社会专业人才为支撑,以党群社工、园区企业、公益律师等社会力量为补充的“专业力量+党群社工+社会力量”联动服务模式,采用“课堂+沙龙+拓展+资源链接”的工作路径,为职工提供企业管理、商务礼仪技能等培训20次。配合做好人才公寓及公租房申请,依托儿童之家、家长学校为职工子女开设4点半课堂,将社会保障、教育培训、法律咨询等事项引入一站式服务大厅,协调解决人才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吴申娇、朱燕园)

(责编:盖纯、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