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241天:重庆首位人工心脏植入者“重启”人生
人民网重庆12月22日电 近日,重医附一院胸心外科迎来了一位熟悉的“客人”,他就是重庆市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患者老郭,这一天是他戴上人工心脏的第241天。
这颗在他体内的人工心脏形状类似蜗牛,只有鸡蛋大小,却结束了他饱受心衰折磨的17年。如今,老郭的日常生活几乎与常人无异,做家务、逛街、访亲会友……心衰再也没有发作。为了表达感谢,老郭和家属精心制作了锦旗送给医务人员。
据悉,重医附一院是重庆市首家应用左心室辅助技术的医疗单位。由胸心外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及体外循环团队等组成的重医附一院“人工心脏”植入多学科团队,将为更多终末期心衰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老郭和家人精心制作锦旗赠送医务人员表示感谢。重医附一院供图
63岁的老郭是一名退伍老兵,身体素质一直不错。直到17年前,他出现活动后气喘、气促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后诊断是“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
17年来,他饱受疾病困扰,住院30余次,多次因心悸、昏厥、胸痛等症状到医院治疗甚至安装了除颤式起搏器。近2年,在既往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基础上,他的左心室出现了显著扩大和射血分数的不断下降,心衰频繁发作,每次都需入住监护室抢救治疗,多次面临生命危险,都被医护人员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今年3月24日,老郭再次因心衰加重,严重气喘、双腿水肿,晚上无法平卧睡觉,到重医附一院心血管内科张冬颖教授门诊就诊,以难治性心力衰竭收治入院。随即,张冬颖教授联系了胸心外科帖红涛主治医师评估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事宜。
经医院“人工心脏”植入多学科团队充分评估,决定为老郭实施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手术。术前,胸心外科吴庆琛主任和蒋迎九副主任多次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确认手术方案及应急预案。
手术后,医护人员对郭晓东进行检查。重医附一院供图
4月23日,经充分的术前准备,重医附一院胸心外科为老郭实施了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手术,将一颗 “人工心脏”固定在他左心室心尖上。随着心脏复跳,“人工心脏”开始在老郭体内运转。术后,医护人员紧盯老郭的心功能,24小时监测“人工心脏”运转情况、肺功能、肾功能、脑功能及凝血功能等情况。
在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共同努力下,老郭逐渐恢复,术后第1天拔出了气管插管,术后第3天就能下床站立活动。术后第10天,老郭第一次走出病房,来到住院部楼下,结束了自己近一年无法出门的生活。术后第14天,老郭出院。
目前术后半年多,老郭的日常生活几乎与常人一样,困扰了他17年的心衰再没有发作。“人工心脏”已经成为老郭生命的一部分,每天24小时,全年无休,陪伴他开启崭新的人生。
老郭的日常生活几乎与常人一样。重医附一院供图
数据显示,我国心衰患者数量超千万,其中终末期心衰患者占据心衰患者数量的10%左右。左心室辅助装置是一种通过手术植入的心脏支持系统,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心脏功能,显著改善心衰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与心脏移植相比,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具有无排异性、无等待时间、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及受众面广的特点。
据悉,此次手术应用的重庆造“永仁心”于2019年8月获批,是国内首款获批的人工心脏产品。2022年,胸心外科主任吴庆琛教授和心血管内科主任罗素新教授牵头,联合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组成“人工心脏”植入多学科团队,开展相关培训和演练。目前,重医附一院是重庆市最早获得市卫生健康委批准的具备心室辅助技术资质的医疗单位之一。(陈琦、龙利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2023年重庆市慈善总会共募集款物9.43亿元
- 表彰大会现场。重庆市慈善总会供图 人民网重庆12月22日电 (记者胡虹)21日,记者从重庆市慈善总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获悉,2023年,重庆市慈善总会共募集款物9.43亿元,各类慈善救助总支出8.78亿元,惠及困难群众100万人次以上;2024年重庆市慈善总会将围绕产业帮扶、养老帮扶、儿童关爱等重点,计划年捐赠投入4亿元以上帮扶款物,实施200个以上项目。…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