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街道:高效能治理 让“群众家门口的风景”可望可及

2023年,沙坪坝区沙坪坝街道按照区委、区政府全力打造人民城市示范区部署要求,持续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大力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有机生长,让“群众家门口的风景”可望可及。
升级城市后巷 共绘宜居宜业“幸福景”
“这里改造之前我每次只是路过,从来没有想过要停下来走一走看一看”,市民曾雨馨表示,“现在建筑巷的环境提升了很多,到处都是花花草草,就觉得很惬意,很舒心,很有生活气息。”
市民曾雨馨所说的建筑巷位于沙坪坝街道,建于上世纪90年代,毗邻重庆大学B区中门,地理位置优越,是重庆大学师生日常出行消费的聚集地,随着时代的发展,陈旧的基础设施、杂乱的环境面貌、低端的消费业态已不能适应年轻人新消费需求。
2023年,按照沙坪坝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沙坪坝街道启动建筑巷消费新场景打造,对东西长约137米、南北宽约110米,占地3229平方米的建筑巷,从路面拓宽、环境改造、业态提升、场景更新等方面进行全面提档升级。
改造后的建筑巷街面更宽,便民设施更全,环境面貌得到极大改善,已培育打造了“建筑巷一号”咖啡、泰餐,“寒叙小酒馆”融合菜等网红店,改造后的建筑巷营造出市民热衷休闲、打卡、消费聚集的时尚新场景,新业态引领带动沿街商铺营收整体提升30%以上。
强化基层治理 打造共建共享“和谐景”
沙坪坝街道属于老城区,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尤其是高龄老年人不断增多,且多数子女不在身边,饮食起居、三餐热饭成了老人的“心事”。
为解决老年人就餐难的问题,沙坪坝街道探索建立沙正街社区食堂。该食堂位于沙正街77号,总面积500平方米,日均可接待上千人就餐,专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有每餐15元的特惠福利,为特困和低保老人提供有政府补贴政策,切实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温馨的就餐服务。
“我自己一个人住,子女也不在身边,每天做饭的话既麻烦,做多了又浪费,现在在社区食堂15元就能吃到刚出锅的菜,既方便又实惠、营养、安全,以后我肯定是这里的常客。”正在沙正街社区食堂就餐的老人李建明说。
2023年,沙坪坝街道在基层社会治理上不断发挥共建共治力量,不仅积极探索实践毕业季红岩社工计划、红岩物业、社区食堂、社区养老等基层治理模式;积极争取市级平安及法治建设“四维模式”项目落地街道,创新打造了“红岩新象·饮水思源”“红岩一心坊”“学府贤人坊”“建工议事亭”“红岩邻理荟”等基层治理品牌,设立“红岩学府慈善基金”帮扶辖区困难群众。完成6个社区约3000㎡服务群众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深化拓展24项特色服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2.81万㎡,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群众急难愁盼2326件。( 陈思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