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落实民生大事 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发布活动现场。胥世鹏摄
2月4日,丰都县举行“群众面对面——2023年大事记”发布活动,现场发布2023年度丰都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效,并回答市民群众关切的问题。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过去一年,是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的起步之年,我们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突出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的工作导向,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风险,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丰都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刘书获介绍,2023年,投资200亿元的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项目在全市集中开工;丰彭二级路全线贯通,渝万高铁路基桥隧全线铺开,垫丰武高速路兴义长江大桥启动建设,培元中学等44个项目实现开工,丰都港提升改造等16个项目建成投用,100个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
在重点改革方面,丰都县发放“新农人贷”2.7亿元,培育新农人4053名,联结农户4.4万户12.7万人。探索“1+5+X”共富模式,发展共富牛场32个、“共富+”产业187个,带动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清零,试点经验在全市推广。国企市场化转型加快推进,企业营收增长23.3%、达到13.9亿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新增市场主体11532户、增长92.1%,总量突破7万大关。
在风险防控方面,开展碧溪河污染治理,沿线场镇污水厂网全面改造,榨菜废水、养殖尾水全面管控,流域水质由V类跃升至Ⅲ类。成功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安全生产抓实抓严,防灾减灾、食品药品安全常态监管,社会大局保持平安稳定。
在民生福祉方面,丰都中学结对重庆大学推进“县中振兴”,育才中学、谢家湾学校丰都幸福小学引领形成“家门口”优质教育体系。丰都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成功创建国家三级医院,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有序推进。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573万元,城镇新增就业6058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63个;新增小微停车场26个,新增城市绿地37.7万平方米,城市品质提档升级。建成并实体化运行老年食堂350个。
高质量完成民生实事
“自老旧小区改造以来,丰都县在惠民有感方面有什么经验呢?”发布现场,市民纷纷积极提问。
“近年来,丰都县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卓有成效。”丰都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勇介绍,丰都县按照“先民生后提升、先地下后地上、先功能后景观”的原则,通过“一拆二补三改四增五建”和“五步工作法”,对老旧小区按照“一小区一方案”全面实施环境改造升级,解决了老旧小区市政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缺失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截至目前,丰都县共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63个662万平方米,涉及51631户,惠及群众13.2万人。改造后的老旧小区,乱停乱靠的少了、运动场所多了、路面平整了、绿化更美了、垃圾污水有人管了。看得见的变化越来越多,丰都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也越来越强。
2023年,丰都县新建了一批老年食堂,如今运行得怎么样?针对现场市民提问,丰都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瑛给出答复。“2023年,丰都县建成并实体化运行老年食堂350个,辐射老年群体9万余人,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王瑛表示介绍。
“接下来,我们将从摸清辖区需求、拓宽助餐渠道、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运行、加大宣传引导、强化工作调度等六个方面发力,有序有效推动老年食堂可持续发展。”王瑛表示,通过发挥社区网格员作用,全面摸排辖区内老人数量及助餐需求;实施养老积分、创新换餐、充值服务等机制,进一步拓宽助餐渠道;老年食堂结合老年人特点,开发“少盐少油”的营养配餐,按照口味差异定制暖心食谱,并开展邻里互助送餐服务。
此外,老年食堂还将通过引导社会参与、分级设置收费标准、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进一步优化运行模式;加大宣传引导,提高老年食堂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组建工作专班,建立调度机制,强化督查考核,打造老人“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聚力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丰都县如何构建优质教育体系?丰都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筱军给出答复。
2023年,丰都县出台《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引进重庆谢家湾学校共建丰都幸福小学,引进重庆育才中学落地丰都,一大批名师、名校长入驻丰都,初步形成了小初高12年“家门口”优质教育体系。
同时,丰都县还与7所高校或单位达成战略协作,与县外27所优质学校结对协作。名校名师引领全县教育理念、文化、人才、课程、教研等百花齐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加体育、美育、劳动、科技等活动,丰都获评重庆市劳动教育实验区、重庆教育“双减”两周年优秀区县。
“自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的对象是哪些?此次改革可以为参保人带来哪些获益?”针对这一问题,丰都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双全给出答复。
“此次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就是将普通门诊费用主要由个人账户支付变为由医保统筹基金报销和个人账户支付相结合,通过调整个人账户基金结构,提高基金共济保障能力。”张双全说。
“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的好处,主要体现在健全门诊共济政策,丰富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将门诊医疗费用纳入保障范围,提升了民众的健康保障水平。”张双全表示,此次改革还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住院率,既减少个人住院费用,又减轻医院病床周转的压力,把优质医疗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病人。同时,改革还拓展了个人账户使用范围。(胥世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