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重庆

说的、唱的、演的、奖的,都是大家身边发生的事儿——

一场“村晚”背后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4年02月13日08:47 | 来源:重庆日报网
小字号

村民领取春联。记者 彭瑜 摄/视觉重庆

村民领取春联。记者 彭瑜 摄/视觉重庆

“带你来到我故乡,锶乡包鸾的时光……”这是青年歌手邓力川专门为家乡丰都县包鸾镇创作的歌曲《带你去包鸾》。龙年春节前夕,随着新歌的发布,一场特别的“村晚”在寒冬里拉开序幕。

“主持人都是各村回家的大学生。”现场观看演出的包鸾群众称,这台“村晚”说的、唱的、演的、奖的,都是大家身边发生的事。他们说,透过这场“村晚”,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新图景一:

培育新农人,激活新动能

发展底气越来越足

晚会一开始就表彰了“十佳新农人”“十佳创业人”“十佳包鸾好人”“十佳包鸾勇士”。

“新农人队伍不断壮大,让乡村振兴后继有人。”包鸾镇党委书记谭明权介绍,去年该镇新培育了172名新农人,全镇新农人达到214名。他们带头培育产业、领办共富平台、发展集体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

在包鸾镇,13个村和400户村民共同出资,按照“新农人+集体+市场化”运营模式,采取新农人垫资、村集体认股、乡贤捐资、农户参股、银行融资、政府补助等“六个一点”筹资442万元,在飞仙洞村建起了肉牛共富农场。肉牛养殖大户和丰都县“十佳新农人”张林葱垫资50万元购买饲料,并承担农场的具体运营,每年可稳定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入股农户增收40万元。

同样,陈双权、王定勇、胡文武等11名新农人抱团发展起500亩生姜种植示范基地,年产值达1100万元。

“培育新农人,激活新动能,发展底气越来越足。预计今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534万元。”谭明权介绍,他们依托新农人建立一批专业队伍,经营或入股一批优势产业。比如华坪村有了腊肉加工厂、包鸾村建成粮食烘干房、红花坡村开始初加工中药材。

新图景二:

荒山变景区、农家院落变风景线

乡村面貌越来越美

在“村晚”进程中,包鸾镇为辖区石里红枫3A级景区授牌,同时聘请中国美协会员、包鸾籍画家余明禄为文化交流大使,聘请邓力川为文化旅游形象大使。

石里红枫景区位于海拔1300多米的铜矿山下,这里是喀斯特地貌,过去既缺水,又不通公路,石漠化严重,长不了多少庄稼。

2017年,丰都人孙宝华投资1.1亿元,在此实施绿化园林项目,5年培植出4000亩红枫,让荒山变成了美丽风景。

孙宝华介绍,铜矿山有溶洞、天坑、石林,还有四川二路红军游击队宣誓地遗址,特别是每年盛夏还有长达4个月的清凉天气,“我们因地制宜,发展起避暑休闲度假游。”

孙宝华将石里红枫打造成共富园,推出烤全羊、露营基地、真人CS等30个休闲游玩项目,带动20余人创业、50多人就业。去年,石里红枫景区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0万元。

在包鸾镇,农家院落、街道门面也都变成了美丽风景线。去年,全镇完成农业观光园环线、绕镇环线、包鸾环线3座桥梁建设;开工建设含学堂、礼堂、食堂等功能的4个书院;专项整治场镇车辆乱停乱放,摊点、铺面占道经营等行为。

在当天的“村晚”上,包鸾镇现场表彰了“十佳示范院落”“十佳院落长”“十佳最美门面”。获评“十佳院落长”的邓维祥称,要想游客来、要想旅游火,场镇、乡村、院落必须先亮起来,这是美丽乡村的底色。

新图景三:

党群齐努力,绘就安居乐业新画卷

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爱心食堂尝一尝,新丰书院坐一坐,物质丰富精神足……”现场,包鸾中学四位老师带来的表演《三句半》诙谐俏皮,逗乐了观看的村民。

提起包鸾镇青鸾路爱心食堂,村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食堂门面由镇里提供、水电由爱心企业免费安装、运营管理由“鸾婆婆”养老互助会党员志愿者承担,解决了当地60岁以上老人、留守儿童、残疾困难群体“吃饭难”问题。

71岁的老党员隆厚福、村民谭春华等主动请缨参与食堂管理,让周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吃上了热乎饭。

“爱心食堂顺应民意,汇聚起了爱心。”包鸾镇镇长秦小玲称,隆厚福也因此被评选为“十佳包鸾好人”。

爱心食堂托起“一老一小大民生”、“鸾妈妈”家庭教育互助会让孩子不再孤单、“鸾婆婆”老人互助会让老人老有所依……在包鸾镇,党群齐努力,绘就一幅“安居乐业”民生画卷。

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镇、重庆市健康镇、重庆市和谐示范村、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一场“村晚”,让包鸾群众感受到了过去一年努力的回报,也看到了一幅幅乡村振兴新图景,更加坚定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彭瑜)

(责编:秦洁、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