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重庆市分行: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 展现新金融责任担当

近年来,建行重庆市分行坚持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融入新金融实践之中,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在为民服务的点滴小事中坚守初心,为城市注入向上力量。
延伸服务半径 上门解决客户困难事、烦心事
“我两年前在你们银行存了定期,现在能不能提前取出来?现在急需用这笔钱。”1月底的一天,建行涪陵渝涪支行营运主管蒋欣接到客户电话,经过仔细询问得知,电话那头的曾先生在建行办理了一笔折证非通存通兑储蓄存款,只能本人办理,而曾先生目前腰部受伤,急需钱治疗。考虑到客户本人出门不便,渝涪支行立即安排人手到曾先生家现场为其办理手续,解决了客户的燃眉之急。
近日,一位老人在建行渝北金科支行柜面办理取款,但尝试几次后仍然提示密码错误,老人焦虑万分。网点员工见状立即端上热水上前安抚,了解到老人是代因病卧床多年的老伴取钱用于生活费、医药费。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支行随即安排两名工作人员把银行“搬”到老人家中,为其办理密码重置业务,解了老人的烦心事。
在建行中山路医学院支行,该行主动与建行内蒙古康巴什支行沟通联系,通过视频代理见证,为来渝定居的九旬老人顺利补办内蒙社保卡,免去老人长途奔波之苦,保障了老人日常就诊、开药需要。
守护客户人身财产安全 做市民信赖的银行
近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年人正在建行荣昌昌元支行柜台办理业务。柜员敏锐地发现老人反应越来越慢,脸色发白,身体还有往椅子下滑的危险。闻声而来的大厅工作人员及时扶住老人,一边采取掐人中等急救措施,一边拨打120急救电话。几分钟后,老人意识逐渐恢复,随后被赶来的家属送到医院。
3月初的一个中午,建行渝北支行营业部的卢晓梅和龚洁正走向食堂准备吃午饭。一个在路边哭泣的小男孩吸引了她们的注意,见小朋友一会说找妈妈,一会又说要去找爸爸,家长手机、家里地址也记不得,于是两人赶紧带着小朋友来到建行“劳动者港湾”,并拨打110寻求帮助。经过警民共同努力,终于找到孩子父母,让小孩平安回家。
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我的钱变成这样了,你们能换吗?”近日,一位老人提着18万元因保管不善而破损严重的纸币来到渝北水木年华支行需求帮助。见状,该行员工立即组织专人开展鉴别工作。由于残损币易脆、残缺、碳化等原因,点钞机无法正常验钞和计数,只能凭借手工鉴定真伪和清分数量,1000余张残损币工作量大,难度高,在随即赶到的市分行现金中心协助下,对这批特殊残损人民币一张一张进行仔细清分鉴别。当天,5位建行员工花费了8个多小时终于为老人兑换了现金16万元。对于损毁严重,需要进一步技术鉴定的其他残损币,第二天也通过专业机构完成了全部鉴定,老人带来的18万元残损币得到足额兑换,未造成资金损失。
履行企业义务 坚守大行责任
此前,一客户来到建行璧山瀛嘉支行柜台反映银行卡在取款机上使用报错,想取出卡上的资金。工作人员查看发现银行卡处于管控状态,随即按反赌反诈工作要求,在对卡上资金来源查询后,发现其中一笔资金来源存疑,便立即拨打转款人电话核实情况。对方表示刚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正在派出所报案。为了稳住可疑分子,争取支援,网点员工相互配合,巧妙拖延时间。数分钟后,赶到的民警在确认来人身份后将其带走。
在“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建行高新区分行组织青年员工到金凤镇敬老院开展“传承雷锋精神 弘扬敬老美德”志愿服务活动,为老人送上充满浓浓暖意与挂念的牛奶、点心,悉心关怀老人们的身体、生活状况,与他们话家事、聊家常,分享工作生活中的点滴趣事,用真情陪伴温暖老人们的心。
建行巴南支行走进新晋网红打卡点——白居寺大桥开展反诈宣传,结合“星空集市”人流量大的特点,向来往的群众发送防范诈骗、远离非法集资等宣传资料,并耐心回答群众疑问,积极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建行重庆市分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国内首个"虚拟标准化儿童患者模型"在渝启用
- 人民网重庆11月26日电 (陈琦、实习生姜晓轩)11月25日,“中国基层医生儿科常见疾病处理能力提升”全国启动会在渝举行。来自会上消息,由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牵头承担的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标准化儿童患者模型关键技术与应用”,成功创建我国首个标准化患儿模型,帮助更多的基层儿科医生持续提升诊疗水平。…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