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健康>>健康视觉

治胆结石需对症 不可一切了之

2024年03月06日11:47 |
小字号

主持人:“无症状的胆结石要不要管?”“得了胆结石就只能切除吗?”“保胆取石技术成熟吗?”……提到胆结石,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疑问?那么胆结石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应该如何选择治疗方式呢?本期健康节目就特别邀请到重庆北大阳光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密雷,跟大家聊聊相关话题。密主任,你好!

密雷: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什么是胆石病?患病率高吗?

密雷:胆囊内出现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结石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胆色素结石。经流行病学调查,在我国,成人发病率为10%—15%,且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女性多于男性。

长期高脂、高胆固醇饮食会增加体内胆固醇的含量,过多的胆固醇不能被肝脏代谢,从而使胆汁中胆固醇析出形成结晶。需要特别引起重视的是,不吃早餐或不规律吃早餐,胆囊中储存的胆汁无法排空,时间一长也容易形成胆结石。

此外,胆囊病变、炎症、寄生虫感染以及肥胖、糖尿病等也是形成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虽然调查显示约八成患者发现胆石病时没有症状,但若延误治疗,可能引起胆汁淤积、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胆囊癌等。

主持人:那么,是不是有了胆结石就一定要手术切除呢?

密雷:事实上,胆囊本身是一个有用的消化器官,其位于肝脏脏面,主要通过吸收、分泌和蠕动等来浓缩、储存和排泄胆汁。对于那些胆囊被切除的患者,失去了胆囊的储存、加工、适时释放等功能,由肝脏生产出来的胆汁直接流进肠道参与消化,消化功能会受到影响。因此,“因地制宜”制定治疗方案才是可取的,对于胆囊大小、形态、功能正常的胆囊结石,完全可以采取保胆取石的治疗方法。

按照常规的流程,对于胆囊结石患者,一般会先做检查,看胆囊的大小和胆囊壁的厚薄,同时会做胆囊收缩功能检查,胆囊收缩功能正常没有发作的,一般不建议做手术。对于有症状的胆囊结石,特别是有反复发作胆囊炎的情况时,则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手术。

胆囊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应该能保则保。盲目地胆囊切除会造成部分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如消化功能下降、脂肪泻等,甚至导致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留了胆囊生理功能,进而也就保护了整个胆道系统及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主持人:听说前不久,您连任为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胆石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在学科建设发展方面,您有什么心得吗?

密雷: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胆石病专委会成立于2015年,是中国非公医疗协会第四个二级分会。该专委会的成立为胆石病今后整体的临床水平提升以及学术研究有重要影响。在胆石病这一常见病、多发病领域,给广大患病群众以有效的、符合个性化需求的预防治疗方案,实现胆石病整体预防治疗的精准化、人性化,提升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整体临床技术水平以及学术科研能力,带动胆石病预防治疗的整体发展。

胆石病专委会成立8年来,围绕着胆石病的大数据建设、胆石病治疗新技术推广等方面不断完善和创新,通过建立全国性胆石病数据库,为胆石病的预防、治疗、控制体系标准提供可靠的临床数据依据。我们促进成员机构之间的交流,并组成专家组,定期讨论临床发展方向,提供现场技术指导、远程会诊、接收学员学习等服务。

作为胆石病专委会的一员,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通过团队的不懈努力,改变了胆石病患者的就医观念,从原来的一切了之,到现在不断追求创伤小、恢复快的手术方式,为更多的人带去了健康。

主持人:您认为要做好胆石病这门学科,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

密雷:学科的发展需要从多方面共同努力。首先是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引进优秀人才,强化管理建设制度,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其次是“走出去”积极交流促进成长,对外加强学术交流,吸收先进医疗理念和技术实操,加强创新发展。再者是以医疗质量建设为核心,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管理建设,为患者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主持人:最后,请您给予患者一些建议?

密雷:胆结石的人群具有“5F”特征,即肥胖(Fat)、女性(Female)、40岁(Forty)、家族遗传史、饮食习惯。因此,我们应该注重饮食规律、荤素搭配、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饮食上,患者应尽量避免高脂、高胆固醇和高盐的食物,如油腻的动物脂肪、内脏器官、肥肉、奶油、黄油等。同时,还要减少糖分的摄入。

如果已经被确诊为胆囊结石,患者需要遵医嘱用药,并且要遵循医生的剂量和用药方案,避免盲目用药或滥用药物。在选择治疗方法上,也要结合自身情况而选择治疗方案,不应偏听偏信。

当然,患者也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保持饮食规律,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同时,要远离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等,这些都可能对胆囊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一旦出现严重的疼痛、黄疸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密主任的分享,同时感谢大家的关注,再见!

密雷:再见!

(责编:刘祎、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