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高管话消保
浦发银行重庆分行副行长王浚召:打造立体化消保体系 共建金融健康发展良好生态

“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搭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体系,增强群众对金融风险活动的识别、防范能力。”时值2024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期间,浦发银行重庆分行副行长王浚召就该行今年“3·15”宣传活动亮点以及全行消保工作重点举措进行介绍,并为广大市民普及了防范金融风险的常用知识。
人民网重庆频道:深入开展2024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浦发银行重庆分行有哪些统筹部署?
王浚召:为提升广大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和金融安全意识,增强依法维权能力,浦发银行重庆分行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指导下,重点围绕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强化“三适当”原则、宣传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传递诚实守信金融服务正能量等,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搭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体系,分层分类全面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高管领航,强化消保意识。聚焦消保重点领域,分行积极开展“行长讲消保”主题活动,通过行长领头学、全体员工广覆盖,进一步提高消保站位,践行“金融为民”服务理念,深化消保服务管理,筑牢权益保障防火墙,更好地维护消费者自身合法权益。
立足网点,抓好阵地宣传。活动期间,我们组织辖内各分支机构通过网点厅堂跑马屏、公众教育区、自助设备、电视、电子海报机、展架等多种渠道统一展示本次活动口号、海报、宣教视频,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各网点结合具体情况,以公众教育区为原点,面向等候区客户开展常态化教育工作,仔细解答一般客户提出的有关咨询或疑问;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沙龙,集中组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教,帮助辖内消费者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维权能力。
扩展渠道,提升宣传质效。为了不断扩展此次宣传活动的触及面,我们在利用好自身微信公众号、外部媒体等平台做好线上宣传的同时,还在交通枢纽人流量大、沿线商圈发达的轨道六号线全线视频播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口号,向广大市民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提升公众对活动的知晓度。据统计,轨道六号线日人流量达75万次,连续播放7天,共计覆盖消费者525万人次。
多点发力,延伸宣传触角。活动期间,引导辖内分支机构积极“走出去”,走进社区、商圈、企业、农村、学校等地开展“理性消保”“温度消保”“数字消保”等多种形式的联创共建活动,关注“一老一少一新”重点群体,增强活动趣味性和公众参与性,精准落实线下宣传,提升群众对金融风险活动的识别、防范能力,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走深走实。
人民网重庆频道:近年来,浦发银行重庆分行在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有哪些重点措施?后续将围绕哪些方面扎实推进全行消保工作?
王浚召:“新思维、心服务”是我行的服务理念,我们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消保理念充分融入分行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建设,持续筑牢消保“两全三头”工作机制,牢固树立全员消保理念。同时将消费者权益放在首位,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贴心的服务。
当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下一步我们也将继续践行“金融为民”初心,聚焦新形势下消费者关切的问题和需求,多层次、多维度持续推进金融宣教工作,不断探索、创新多矩阵的宣传模式,切实做到形式有温度、内容有深度、活动有力度,努力推动形成“宣传一个、获益一家、带动一片、影响全面”良好局面,为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共建美好金融生态秩序贡献浦发力量。
人民网重庆频道: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实信息无处不在,可能一不小心就会陷入金融陷阱,能否为消费者普及一些防范这些金融风险的措施?
王浚召:当前,消费者对于金融服务的期望和要求在不断提高,他们期待我们提供更为安全、便捷、透明的服务。金融诈骗犯罪分子的目标群体逐渐向中、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转移,所以我们提醒广大的金融消费者,在金融业务办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不断提高识别能力,有效甄别不明网络链接,短信、微信群等,要妥善保管好个人的银行卡及密码,不向任何人透露银行账号、手机验证码、网络密码等个人信息。
第二,当遇到电信网络诈骗,要保持冷静,立即与家人和银行等部门联系,协商和核实,不要轻易相信陌生来电、短信和网络信息,如遇到转账要求,首先核实身份的真实性,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通过正规渠道立刻报警。
第三,金融消费者应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办理相关业务。在办理相关业务前,一定要仔细阅读相关条款,谨慎对待签字、授权、付费等重要环节,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李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国内首个"虚拟标准化儿童患者模型"在渝启用
- 人民网重庆11月26日电 (陈琦、实习生姜晓轩)11月25日,“中国基层医生儿科常见疾病处理能力提升”全国启动会在渝举行。来自会上消息,由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牵头承担的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标准化儿童患者模型关键技术与应用”,成功创建我国首个标准化患儿模型,帮助更多的基层儿科医生持续提升诊疗水平。…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