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教育

渝中区探索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教学

2024年05月17日15:25 |
小字号

远古独木舟造船如何选材?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如何设计方案计算远洋舰的载重量、标注吃水深度线?如何设计方案打捞北洋水师“致远舰”?

日前,由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主办、重庆29中承办的渝中区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教学研讨活动举行。活动通过课例展示、学生作品展示和答辩等环节,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科学素养。

这是一堂物理课,也是一堂历史课和思政课。本次活动的“跨学科”物理课上,29中物理教师胡进新以“谁主沉浮”为主题,以远古独木舟,郑和下西洋、北洋水师抗击外敌、现代电磁弹射航母等为任务案例,将“浮力”单元的物理学科知识娓娓道来,得到学生和与会专家老师的认可。

“跨学科”实践教学现场。 受访者供图

“跨学科”实践教学现场。受访者供图

胡进新介绍,本次课程通过远古独木舟选材和郑和宝船吃水线,解读相关浮力难点,包括轮船最大载重量计算等,同时结合“致远舰”的沉没和打捞,帮助学生领悟“浮沉条件应用”,在让学生掌握物理难点的同时,也初步学习了解到我国舰船的发展历程。

“让物理学科与工程技术、历史文化‘跨界’融合,是我们对物理课程新模式的一次探索。”重庆29中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实际案例为驱动,希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也让他们感受历史人文,从而塑造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姚於)

(责编:黄凌、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