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企业

零碳未来:聚焦储能新材料 西洽会上展示多项产品

2024年05月23日21:08 |
小字号

将装有相变材料的试管置于7.5℃的水中,不一会儿试管液体出现结晶。5月23日,在第六届西洽会现场,零碳未来(重庆)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为现场观展嘉宾演示了7.5℃相变储能材料的优势。

相变材料是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而改变物质状态,并能提供潜热的物质。转变物理性质的过程称为相变过程,这时相变材料将吸收或释放大量的潜热。与显热储能相比,相变材料具有储能密度高、体积小、温度控制恒定、节能效果显著、相变温度选择范围宽、易于控制等优点。

相变材料出现结晶。张艳摄

相变材料出现结晶。张艳摄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7.5℃相变储能材料,由于采用正温度“结冰”技术,适用于空调冷水工况的蓄冷,该产品可应用于中央空调水冷系统、工业冷却系统、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等多个行业。

该公司还研发了谷电通充储一体机机组(水冷式)和谷电通相变蓄冷机组。谷电通充储一体机是一种利用复合高分子相变储能材料为介质,在低电价时段进行蓄冷或蓄热,并在高峰电价时段释放冷热能的储能设备。该设备主要应用于药厂、工业园区、电子厂房、化工企业、精密车间、大型商场、数据中心、城市综合体等大型公共场所的中央空调及热水系统。

谷电通充储一体机机组(水冷式)。张艳摄

谷电通充储一体机机组(水冷式)。张艳摄

谷电通相变蓄冷机组利用企业自主研发的正温度结晶的相变材料作为蓄冷介质,夜间(谷电时段)开启冷冻机组制冷,冷冻水经蓄冷式机组吸收冷量,使得相变材料结晶,并将冷量储存在相变材料中。白天(峰电时段)停止运行冷冻机组,冷冻回水经蓄冷机组交换相变材料中的冷量为末端用户供冷,从而达到电力移峰填谷的目的。由于相变材料蓄冷系统是正温度结晶,且储存释放的是材料中的潜热,可从根本上克服传统水蓄冷和冰蓄冷系统的缺点,弥补蓄冷建设成本高、占地面积大、改造难度大的问题。

零碳未来(重庆)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还展示了最新研发的“不冷碟”,该产品采用了58℃相变储能材料,可应用到普通老百姓家中,不插电、不加热即可实现饭菜、茶水持久控温。据了解,该产品将于今年6月底投入市场。

“不冷碟”。张艳摄

“不冷碟”。张艳摄

目前,该公司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相变储能材料、复合高分子相变储能材料、冷热储能芯封装灌装工艺”等技术,具有代表性的7.5℃“结冰”相变储能材料填补了国内空白。开发的58℃高密度相变储能材料,其潜热值超过了280KJ/KG。此外,18℃相变储能材料具有冷热双向(即蓄冷、蓄热)功能,主要用于建筑环境恒温、建材、工业冷却、数据中心液冷、电池储能的液冷降温(或升温)等场所。目前相变储能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分时电价用户侧冷热储能、光热余热储能、电信基站、冷冻冷藏、零碳建筑等领域。(张艳)

(责编:秦洁、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