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教育

数字化赋能课堂扩优提质

巴蜀小学1+1+N教育互助行动走进大足

2024年05月24日14:54 |
小字号

“果然是‘一屏在手,上课不愁’,‘学·教小助手’让我的课堂换焕发了新的生机!”重庆市大足区宝顶镇实验小学英语教师曾茂华在跨学科主题学习课例展示后感叹到。5月22日,“中国好老师 巴蜀公益行”1+1+N教育互助行动在大足区宝顶镇实验小学举行。

巴蜀小学张秋宇老师作课例展示。巴蜀小学供图

巴蜀小学张秋宇老师作课例展示。巴蜀小学供图

据悉,该项互助行动已坚持20余年。此次教育互助行动聚焦“数字化赋能课堂扩优提质”主题,旨在助力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充分发挥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奖成果——巴蜀小学“学科+”成果示范引领作用,以数字化赋能课堂教学变革,加强教育实践与研究成果的展示交流和川渝地区教育协同发展,服务基层教育,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共创教学新形态 助推高质量发展

巴蜀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郭娅娟、集团执行校长罗军带领巴蜀小学志愿者教师团队与来自自贡市富顺县代市镇中心小学,宝顶实验小学,大足区希望小学,荣昌区安富中心小学,铜梁区巴川小学,潼南区梓潼小学等各校校长、种子教师、教师代表以及周边友好学校校长和教师代表展开对话与交流,通过课例展示、教研评课、学术对话等方式,达成“1+1+N”共同体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共建、共享。

巴蜀小学团队与渝西线牵手学校种子教师开展集体教研。巴蜀小学供图

巴蜀小学团队与渝西线牵手学校种子教师开展集体教研。巴蜀小学供图

郭娅娟在致辞中谈到,希望和大家一起聚焦新课标,提升育人质量,组建学习共同体,影响和带动区县乡村学校的种子教师们快速提升专业素养;并倡议老师们聚焦数字化,不断探索数字环境中的新课程、新教学、新评价、新空间、新治理等,形成数字技术全面支持的教育发展新生态。

“石魂课程”体验现场。巴蜀小学供图

“石魂课程”体验现场。巴蜀小学供图

重庆市大足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唐帮勇表示,“石魂教育”是大足教育的一张品牌,在此影响下,探索出了乡村教育小而优、小而美、小而特的独特道路,希望在在巴蜀团队的引领和帮助下,能带动更多学校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也更期待未来能加强合作与交流,携手共进提升大足基础教育整体水平。

“学·教小助手”赋能 创造“活”在日常中

在宝顶实验小学曾茂华老师的英语课和巴蜀小学张秋宇老师的艺术课上,数字化赋能让课堂新样态得以常态优质的达成,“学·教小助手”让课堂变得更有效率和质量,与会老师们直观的感受它带来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智慧教、自主学、个性创的惊喜改变,让区县和乡村的课堂一下子活了起来。

教研评课环节中,双方学校的英语教研员对数字化赋能下真实课堂变革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在针对课例的深度对话交流与互助指导中,老师们有了更多一线课堂变革的抓手,也认识到了日常教学中平台支架的重要作用。

志愿者老师们和渝西线牵手学校种子教师也组建起了“学习共同体”,便于相互结对展开后续进一步交流线上、线下联动教研等促进常态教育教学互动交流机制。

据了解,“学·教小助手”是巴蜀小学基于“学科+”教学成果,研发推出了“中央厨房”式全学科(组)、全年级、全单元、全课时覆盖的结构化资源和课堂教学工具。通过学科组教研集体备课,筛选、整理、制作,研发出覆盖全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艺术、体育、信息科技、劳动、综合实践、班队、心理健康等学科(组),每个年级、每个单元、每个课时的数字化教学资源12000多个。其数字化资源,包含“单元资源”和“课时资源”。以语文学科为例,其中单元资源包括单元规划图、单元导学、教材单元关系图、能力素养进阶图、单元评价等资源。

郭娅娟表示,未来,巴蜀小学将切实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广形成共享机制,使优秀成果在推广应用中实现再创新、再提高,为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巴蜀小学的应有之为。(袁杰)

(责编:黄凌、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