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日:守护肠健康,健康“肠”相伴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观看人民网健康视频节目,我是主持人文彦。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更是营养吸收重要、关键的器官。如何做好肠病的“防”和“治”?在5月29日“世界肠道健康日”来临之际,我们来到重庆东大肛肠医院,邀请到该院肛肠科主任李钢,和我们聊一聊相关话题。
主持人:李主任,您好!
李钢: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李医生,为什么会有肠道是人体的“第二个大脑”这种说法呢?
李钢:我们人体所摄入的食物中,绝大部分营养物质都要依靠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肠道健康可谓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肠道是通过肠道菌群承担机体一系列的生理功能,除了上述提到的消化吸收功能,肠道还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之所以说肠道是人体的“第二个大脑”,因为它拥有自己独立运行的神经系统,发挥调节消化、排泄等功能;此外,肠道还承担内分泌代谢、毒素转化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理作用。肠道与肝脏、肾脏,甚至是肺脏、情绪心理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
主持人:健康的肠道有哪些标志呢?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标准来评判呢?
李钢:症状是最直观的判断方法,例如,是否存在腹痛、腹胀等腹部不适的症状,也可通过观察粪便形态、排便习惯进行判断。若无上述情况的发生,表明肠道处于相对健康的状态。
借助医学检查手段,通过肠镜检查、粪便隐血试验等一些医学手段进行监测。
主持人:这么说来,肠道健康对维系整个人体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肠道不健康,具体会导致哪些疾病呢?
李钢:一旦肠道菌群失调,就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第一类消化道疾病:肠道菌群失衡造成肠道环境改变,诱发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等肠道疾病,严重时还可能引发结直肠癌等恶性疾病。
第二类肝病:肝脏与肠道之间存在着广泛而密切的相互交流,即“肠—肝轴”,研究证实,多种肝病的发生都伴随着肠道屏障受损和肠—肝轴的紊乱。
第三类神经精神类疾病:孤独症、阿尔兹海默症等一些退行性疾病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
第四类代谢性疾病:研究表明,肠道菌群改变作为病因参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主持人:日常生活中,影响肠道健康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呢?
李钢: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功能可能会随之下降,也会对肠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滥用抗生素会杀伤肠道中的有益菌,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影响肠道功能;长期食用油炸、腌制、烧烤等食物,抑或是频繁饮酒、暴饮暴食、过度节食、久坐不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诱发肠道疾病;工作压力大及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状态也可能对肠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其他因素包括减肥、食品污染等也是影响肠道健康的重要因素。
主持人:为什么许多结直肠癌发现时往往是中晚期呢?
李钢:这是因为结直肠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有的即使有轻微症状也容易被忽视和没有引起重视,如:出现便血、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便秘和腹泻交替等症状。
发展到症状明显如出现粘液血便、坠胀、排便困难、消瘦、贫血等报警信号的时候,可能已经到了进展期(中晚期),因此,结直肠肿瘤早期的预防筛查工作尤为重要。
主持人: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预防或者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
李钢:依据《国内外消化及肿瘤学术指南》,结直肠癌有三级预防,我们今天主要讲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重点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健康的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减少红肉(牛肉、羊肉、猪肉)以及腌制熏制肉品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脂肪酸、奶制品、全麦食品及钙剂的摄入、戒烟戒酒、情绪调节等;二级预防主要是定期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高危人群如有多发性息肉家族史、家族有肠癌病史、自身有其他恶性肿瘤史、年龄大于40岁、过度肥胖等高危人群,要定期肠镜检查,若镜下发现有结直肠腺瘤、息肉等予以早期切除,以免进一步发展。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李主任的分享,同时也感谢大家的关注,再见!
李钢:再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