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德感幼儿园:多方联动,助力科学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帮助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顺利过渡的“助推器”,科学的幼小衔接能帮助幼儿做好身心各方面准备,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重庆市江津区德感幼儿园积极落实幼小衔接相关文件精神,本着“平等对话,尊重差异,多元发展”的教育理念,关注幼儿在幼小衔接中的后继发展,汇聚多方力量,充分利用多方教育资源,在实践中探索园、家、社、校多方联动机制,多方联动助力科学幼小衔接,提升幼小衔接的高质量发展。
脚踏实地 扎扎实实推进幼小衔接
“幼小”科学衔接家长会。德感幼儿园供图
该园利用线上线下家长会、专题讲座、家长座谈会、家庭教育答疑、社区家庭科学育儿开放活动等方式,做好家长的心理衔接,缓解家长焦虑,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衔接理念,系统推进幼小衔接的实施。
基于双向衔接的理念,德感幼儿园携手德感小学、重潍小学、实验小学、家长代表开展多次联合教研,通过听课、评课多向互动,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班级管理、活动形式、学习方式的不同,探索多方协同教育新模式。
此外,大班师生、家长走进小学课堂,亲身体验了解小学生活,一起参观消防队、走进图书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小小值日生”“班级大扫除”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意识,通过开展“自主签到”“课间十分钟”活动,培养幼儿的时间管理能力与前书写能力等能力。
研精致思 凝心聚力赋能幼小衔接
教师引领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行为,充分与家校社进行沟通、交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多方联动机制。
“魔法一分钟”活动。德感幼儿园供图
理念方向的协同,达成幼小衔接的育人共识;社区工作人员走进幼儿园,邀请小学教师到幼儿园进行家长科学衔接讲座,为家长们普及幼小衔接知识,提供了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
生活活动。德感幼儿园供图
沟通渠道的联动,打通幼小衔接协同育人通道;幼儿园、小学定期开展联合教研,进行沟通与交流,利用家园联系群、家长委员会、公众号、园长信箱、家访、家长进课堂等方式,保持幼儿园与家庭的常态化密切联系。
资源开发的联动,聚焦幼小衔接的课程资源开发。基于双向衔接的理念,从身心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设置幼小相连的园本课程资源体系。依托德美课程,挖掘社区资源,比如图书馆、消防队、聂帅纪念馆等。通过“小船启航”“光与影的秘密”“孵蛋记”“不可思议的蘑菇”“发电小侦探”等班本课程实现与家庭、社区联动,如亲子共同照顾蘑菇,一起到社区进行蘑菇义卖等,促进幼儿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走进消防队。德感幼儿园供图
多年来,该园切实施行家、园、校、社共育的幼小衔接长效机制,提升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在幼小衔接专项赛课、论文比赛中获市级、区级奖30余人次;汇编了幼小衔接班本活动、项目活动案例集和教案集、游戏集。此外,积极与小学、社区、家庭沟通交流,营造家长参与、社会关心支持幼小科学衔接的氛围,形成了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的幼小衔接联动机制,有效推进了多方联动助力幼小衔接的发展。(江津区德感幼儿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国内首个"虚拟标准化儿童患者模型"在渝启用
- 人民网重庆11月26日电 (陈琦、实习生姜晓轩)11月25日,“中国基层医生儿科常见疾病处理能力提升”全国启动会在渝举行。来自会上消息,由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牵头承担的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标准化儿童患者模型关键技术与应用”,成功创建我国首个标准化患儿模型,帮助更多的基层儿科医生持续提升诊疗水平。…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