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银保齐发力 让普惠金融“雨露”润企惠民
人民网重庆5月31日电 普惠金融一头连着百姓生活的“小日子”、企业经营的“小生意”,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
近年来,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指导下,重庆各金融机构广撒普惠金融“雨露”,持续滋养巴渝民生实体。从城市到乡村,从车间到田间,从企业到社区……精准对接金融需求、加强信贷支持、创新服务模式、兜底保险保障,让更多优质金融服务以可负担的成本润企惠民。
助小微
“陪伴式”金融服务护航企业成长
近日,地处清平镇的重庆市合川区金星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下称“金星玻璃”)新厂房里,11条智能化生产线运转忙碌,经过吹制、焊接、贴花、高温退火、包装等多道工序,变成一个个造型精美的玻璃制品。
金星玻璃生产车间里,工人正在打包全新出厂的玻璃杯。张睿 摄
“公司现在采用全机械化、智能化生产,效率是传统手工制造的近20倍,去年年产值已超2亿多元。”金星玻璃总经理庞光伟介绍道。
从2003年开启仅有的一条人工吹制生产线,到2016年投入首台设备转为半智能化生产,再到如今升级完成全智能化生产线……庞光伟感叹,“一路走来,非常不易,每一次转型都要投入大量资金,还好有农业银行的支持,帮助我们实现了‘弯道超车’。”
作为重庆合川本土民营企业,金星玻璃生产的酒杯、酒瓶、玻璃壶、花瓶等产品远销全球,出口印度、巴西、澳大利亚、美国等100多个国家,同时还是五粮液、茅台的玻璃器皿供货商,目前已成功取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
回忆2003年金星玻璃创业之初,“公司缺资金、缺渠道,农业银行是第一家为我们提供贷款的银行,首批贷款80万元,解了企业初创时面临的流动资金难题。”庞光伟说,21年来,公司与农行的关系就如“鱼水”一般,金融支持从未间断。
去年是金星玻璃资金投入最大的一年,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与产能,公司又储备了2台全新智能化设备,并将老厂区迁移至新厂区。关键时刻,农行重庆合川支行为其量身定制“结算+融资+代收代付”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发放可按天随借随还的普惠小微流动资金贷款“抵押e贷”920万元,用于补充新厂房建成后的原材料资金需求。截至目前,农行重庆合川支行已累计为金星玻璃发放贷款超2亿元。
金星玻璃投用的新厂区生产车间。张睿 摄
“陪伴式”金融服务为企纾困,护航企业成长壮大。近年来,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指导下,重庆金融机构将普惠金融融入自身发展战略,持续释放动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不止有农行,作为重庆本土最大的地方金融机构,重庆农商行充分发挥“人熟、地熟、地域情况熟”的传统优势,摸排企业需求,送政策、送产品、送服务上门,持续拓展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
今年初,针对本土火锅食材供应商重庆市合川麒麟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麒麟畜产品”)遭遇猪肉价格波动,导致囤货积压、急需流动资金周转的情况,该行迅速对接企业需求,量身定制授信方案,开通绿色授信通道,为其新增无抵押信用贷款400万元,有效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
“全程上门服务,续贷在手机上操作完成,2天时间贷款就发放下来了。”麒麟畜产品董事长谭万琦点赞道。
截至2024年4月末,重庆农商行合川分行火锅食材产业贷款1.86亿元,较年初余额增长2800万元。
润乡村
银保合力激活“三农”发展动力
立夏时节,重庆市合川区隆兴镇的高标准农田里,风吹过稻田,嫩绿的秧苗,扭动着身姿,无人机在田野间灵活穿梭,超细喷雾精准喷洒在秧苗上。
在重庆市合川区隆兴镇的高标准农田里,工作人员操作无人机喷洒作业。张睿 摄
“农业银行的接续支持,让这块土地重新焕发了生机。”重庆神鹰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神鹰农业”)法定代表人杨柳说。
几年前,杨柳和朋友一起回到家乡隆兴镇,承包下这片土地,干起种植业。“最开始种植大棚蔬菜,但由于技术不成熟,销售困难,亏损了不少。”困于资金,杨柳发愁了,公司无抵押物,融资受限,处处碰壁。
在一次主动走访过程中,农行重庆合川支行了解到企业需要资金投入生产经营周转的需求,根据经营情况,开辟普惠信贷绿色通道,为其授信普惠小微纯信用贷款80万元。
有了这笔资金支持,杨柳重新研究种植方向和农业技术,采取“上半年种植水稻,下半年种植榨菜”的模式,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如今,经过几年的成长,神鹰农业已建成山地现代农业生产基地5个,面积合计5300余亩,拥有综合农事服务中心2个。
今年以来,农行重庆合川支行再向杨柳投放普惠个人贷款50万元,支持其进一步扩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开展无人机病虫害防治、良种繁育等。
此外,保险机构也主动靠前服务,人保财险合川支公司为神鹰农业种植作物提供了保险支持,给上千亩水稻、玉米拴上“保险绳”。
“资金有了,现在还有保险‘兜底’,为我们发展农业种植业添足了动能!”杨柳对未来充满信心,“争取把现代农业生产越做越好,带动更多父老乡亲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农业生产全链条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灌溉。今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合川监管分局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发挥农业保险“稳定器”作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支持,优先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截至2024年1季度末,合川辖区(含合川区、潼南区、铜梁区)普惠型涉农贷款同比增加16.09%。
惠民生
普惠保险为城乡居民撑起“保障伞”
“挺意外的,当时只交了50元保费,没想到出了事真能报!”近日,58岁的合川区马岭村村民荆德伦感叹道。虽然身上已看不出多处骨折的痕迹,但2年前的那场意外事故仍让他心有余悸。
时间回到2022年5月,荆德伦在干完农活归家途中不慎掉进路边水沟,导致左肩、左胸肋骨骨折,经鉴定为十级伤残,共花费医疗费用5000余元。
住院期间,他想起自己曾在村委会与中国人寿寿险合川区支公司组织的普惠保险宣传院坝会上,购买了一份“乡村振兴保”。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向中国人寿寿险合川区支公司递交了理赔申请。
让他没想到的是,中国人寿寿险合川区支公司在接到申请后,很快便派人上门调阅病历、实地走访,开设理赔“绿色通道”,以最快速度将伤残给付金3500元、医疗给付金800余元,共计4300余元送到了荆德伦手中。“‘乡村振兴保’真是为咱们老百姓撑起了一把‘保障伞’!”荆德伦感慨地说道。
合川区马岭村村民荆德伦的家。张睿 摄
据了解,为助力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普惠保险覆盖面,2012年,中国人寿寿险合川区支公司推出了《乡村振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原城乡居民小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简称“乡村振兴保”)。
“这款保险具有缴费低、保障高、投保理赔简便等特点,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老百姓家庭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国人寿寿险合川区支公司总经理助理杨丛瑞介绍,“乡村振兴保”的落地,切实提高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风险保障水平、减轻政府的救助压力,对城乡居民医保和社会救助办法形成有效补充。
近两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发力,中国人寿合川支公司累计承保“乡村振兴保”超10万人次,提供风险保障超3亿元,支付赔款超200万元,获赔超3700人次,构筑起农村发展的风险保障屏障。
在重庆,以保险力量兜底惠泽百姓民生,不止在乡村,还深入到了城市社区居民身边。
“小区在投保电梯保险后,电梯故障率、维修费等指标都大幅下降,投诉基本没有了。”近日,在合川区钓鱼城街道盐溪桥社区江润地中海岸小区,电梯有序运行,业主的出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重庆鸿宝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物业经理何福生满意地说道。
以往,小区电梯如果出现故障无法使用,往往因为业主意见难以统一、维修资金启动程序长,“小病”拖成了“大修”,业主和物业都“叫苦不迭”。
2020年4月,人保财险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市住建委等多部门指导下,推出了“保险+服务”的创新模式,通过“用、管、修、保”多维服务,充分发挥“经济兜底、市场约束、营造和谐、协同治理”四大功能,进一步规范电梯管理,降低居民维修成本,开创多方共赢局面。
重庆鸿宝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办公场所。张睿 摄
人保财险合川支公司业务经理黄松介绍,公司在承保后,通过巡查维保,主动发现并排除故障,让承保小区电梯意外停梯率平均降低10个百分点;所有故障报修均在15分钟内响应;平均修复时间降低至1.09天内;台均维修费降低25.5%。同时,还通过“人防+计防”累计排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隐患整改完成率近90%,让电梯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截至2023年底,人保财险合川支公司累计承保区内“电梯保险+服务”119台,提供风险保障5000余万元,服务覆盖8个社区,受益业主12532人。
一个个“小场景”中,普惠金融正释放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大能量”,传递着服务百姓民生的温度。
普惠金融,“普”是覆盖面,“惠”是成本。“普”与“惠”兼筹,才能更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据了解,截至2024年2月末,重庆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448.6亿元,同比增长18.6%;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47%,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发展普惠金融精准施策,引导银行保险机构以金融要素供给均等化、权益保护平等化、服务综合化为目标,持续提升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胡虹、张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国内首个"虚拟标准化儿童患者模型"在渝启用
- 人民网重庆11月26日电 (陈琦、实习生姜晓轩)11月25日,“中国基层医生儿科常见疾病处理能力提升”全国启动会在渝举行。来自会上消息,由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牵头承担的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标准化儿童患者模型关键技术与应用”,成功创建我国首个标准化患儿模型,帮助更多的基层儿科医生持续提升诊疗水平。…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