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教育>>动态

融“玩”汇“创” 2300余名师生共上一堂科学大课

2024年05月31日18:18 |
小字号

2300余名师生全员参与、全校园场景化展演,无人机实训、机器人编程、科幻绘画……近40个项目同步上演,营造出“热辣滚烫”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氛围。

5月30日,巴南区融汇小学举办第七届汇理课程之科创科信课程展示活动暨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的启动仪式。学校“搭台筑巢”,用一场融合玩乐、汇聚创新的盛会让学子乐享童年、玩转科学,以生动鲜活的实践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开幕式现场。巴南区融汇小学校供图

“我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是?”“我知道,我知道,神州五号!”随着该同学快速点击屏幕,抢答成功!在游园活动的科普知识竞答区,同学们依次排队,两位同学一起挑战答题,以擂台赛形式同台“比武”现场“过招”。

“涉及建筑、桥梁、道路等诸多知识点的摸索。”在团体项目“过山车”区域,孩子们正利用废弃纸板,搭建可供球形物体滚动的下滑式车道。负责老师介绍,将从设计结合的合理性、制作用料的环保性、团队分工合作进行综合评分排名。

在学校科创实验室,一二、三四、五六年级分别进行低阶、中阶、高阶编程一小时学习;在无人机实训室和创客工作坊,孩子们们摇身一变成为“小小科学家”,从组装、编程、实操,全程参与、切身体验摸索科学魅力。

活动当天,近40个科学项目以团体、游园、体验、展示等诸多形式在巴南区融汇小学校全域举行,2300余名师生在动手动脑、形象生动、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中,共上一堂科学大课。

科技节活动现场。巴南区融汇小学校供图

科技节活动现场。巴南区融汇小学校供图

巴南区融汇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衡永芹介绍,此次活动以推动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蓬勃开展为主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通过举办科技展示活动,努力营造浓郁的科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科学的乐趣,能力获得进一步发展,科学文化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再次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展出作品。巴南区融汇小学校供图

展出作品。巴南区融汇小学校供图

据了解,巴南区融汇小学校于2010年9月建成开学,于2012年承办重庆市科技活动现场会,并以此为起点,持之以恒抓科学学科日常教学,抓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学校科学特色课程。曾先后获得重庆市中小学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区科技组织先进单位、市级编程教育课程建设试点学校;教师多次获得全国级、省级科技类赛课大奖,学生多次获得“重庆市科技小能手”荣誉称号,学生科技作品获国家级、省级大奖。今年2月,该校成功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巴南区教委副主任李孝琴出席活动并讲话,她表示,巴南区高度重视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通过课程管理队伍建设、科创活动、教学评价、特色发展五大举措,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探索能力,落实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要求。

李孝琴说,当前巴南区正持续将教育改革的“准星”聚焦科学教育这个“靶点”,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构建区域小初高一体化科技教育体系。截止 2023年,巴南区学生参加“小科学家、小发明家、科技小能手”和创新市长奖的评选,累计获奖 45 人次,7名同学获评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和提名奖荣誉称号;38 名同学获评市教委“小科学家、小发明家、科技小能手”称号。4名同学获智博会青少年专利孵化展金奖。

据悉,活动当天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调研交流活动也在该校同步举行,教育部委派专家、辽宁省电化教育馆馆长高铁刚带领的教育部专家组、辽宁省调研组深入学校开展调研指导工作。(林果、张源)

(责编:盖纯、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