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技术转化为“活资产” 明月湖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变现

今年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五部门印发《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引导中小企业深度参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推动企业需求与技术供给精准匹配、有效对接。6月3日,记者从两江协同创新区获悉,一批明月湖畔的科研机构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变现,越来越多的好技术正转化为“活资产”。
中科计算技术西部研究院(下称西研院)专注于智能AI、物联网和大数据等领域创新研发,专利技术富集。今年以来,该院积极探索以知识产权转让和知识产权作价入股,拓宽科技成果转化渠道。
通过知识产权实缴的政策,西研院将院属《分布式深度学习推理云平台任务调度方法》《一种用于分布式训练的通信方法及系统》等专利技术由第三方评估机构作价25万元,顺利转让给中科弘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截至目前,西研院有数个发明专利被转让或作价入股,合同作价金额200多万元。
又如,通过仪器设备进行低成本、快速筛查是及时发现足型问题的有效方法,可以服务大批青少年儿童。针对青少年的足型问题,重庆生物智能制造研究院团队进行了近2年的深入研究,沉淀了多项专利技术。但过往,这些技术因为缺乏硬件和渠道支撑,无法变现,只得束之高阁。
重庆生物智能制造研究院研发部副主任刘应瑞介绍,面对研究院客观存在的短板,团队转换思路,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重庆凯闻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黎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达成“技术+硬件+渠道”的三方合作。
据介绍,上述三方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目标检测和实例分割技术,训练出能精确检测并分割出各种足型的深度神经网络,对足型的检测与分割准确率达到99.3%。2023年,三方合作开发出足底快速检测设备。开发过程中,还形成了《一种足底图像快速采集装置及足底检测系统》《一种基于实例分割算法的足弓指数计算方法》等多个专利。
据了解,足底快速检测设备已在2023年下半年上市销售。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专利技术转让和设备销售,预计到今年年底,营收有望突破百万元。(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申晓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