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河道整治+数字化监控 确保桃花溪安全度汛

近段时间,由于连续降雨,总体偏多的降水,重庆市提前进入主汛期。为应对极端天气,重庆市长寿区提前布局,通过河道整治与数字化监控,确保桃花溪流域安全度汛。
据介绍,自去年开展全国幸福河湖建设以来,长寿区坚持把桃花溪的水安全作为幸福河湖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通过对河段进行河道岸坡综合整治、维修水闸水利设施、清淤疏浚等,全面提升河道行洪能力,提高桃花溪干支流防洪减灾能力,力促桃花溪防洪达标率达到100%。
长寿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补短板”,石堰镇桃花河河岸生态修复及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区级配套项目已完成建设,城区站前大道段、锦绣路段、冉师桥段和桃东大桥段的生态护岸均已完成。目前,桃花溪已完成护岸整治长度6.11公里,完成生态护坡2.2万平方米,为“守护水安全,建设‘安澜之河’”打下了良好基础。
除了河道护岸整治,长寿区还加强了桃花溪的“数字之河”打造。今年上半年,在桃花溪流域设置水雨情监测点位4处,水位监测点4处,流量监测3处,视频监测40处,水质监测站2处、泥沙监测站2处,初步构建起信息化感知系统。
“目前正在为桃花溪流域的移动式无人机监测系统搭建机巢,点位设备基本安装到位,正在进行监控系统的调试。”浪潮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郝令伟介绍,这套设备不仅防风防雨,还能自动充电,自动进行数据传输。
无人机监测系统搭建好后,可以实现自动沿河道进行10公里的巡查并返航充电回传数据,相当于给桃花溪城区河段加装了一个天眼。
在桃花溪流域安装调试无人机机巢。长寿区水利局供图
长寿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些技术硬件支撑,再结合监测点位对水位的监测、流量的测算,经过与历史数据进行的综合分析处理,可以准确掌握桃花溪的水情变化,辅助防洪预警,以数字化保障水安全,确保桃花溪流域安全度汛。(李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