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金融>>动态

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  重庆金融业这样“树标对标”

2024年06月14日14:45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重庆6月14日电 6月13日,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下称“重庆金融监管局”)获悉,该局创新推出金融服务重大战略“树标对标”机制,引领重庆银行业保险业在服务国家战略落地落实上争先创优“树标”、互学互鉴“对标”,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坚持以一域服务全局

据介绍,重庆金融监管局不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重庆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的市情市况,在金融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城乡融合发展和民生领域金融服务方面树典型、立“标杆”,引导辖内银行业保险业因地制宜做好金融服务保障工作,不断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助力重庆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

支持“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方面,重庆金融监管局创新推出“金融链长制”“金融顾问制”“行业专家库制”“金融服务评价”和“全产业数字金融服务系统”,引领银行保险机构构建覆盖前、中、后端的金融服务工作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全方位金融及延伸服务。

截至2024年3月末,全市3个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贷款余额3172亿元,同比增长18.55%;3个五千亿支柱产业集群融资贷款余额2056.82亿元,同比增长9.95%;6个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贷款余额1363.97亿元,同比增长35.12%。

其中,两江金融监管分局在建立全市23万家制造业企业名录基础上,加强两江新区产业链链主核心企业融资监测,指导区内银行机构依托产业链带动作用,开启“机构专营+人员专班+台账管理+配套政策+专项评价”集群服务模式,推进“一链一策一批”定制化金融服务。同时,联动两江新区职能部门开发“科技成长贷”“科技担保贷”,充分发挥产业基金引导、政府奖补支持和风险分担补偿作用,进一步优化外部环境、提升金融供给能力。

支持城乡融合发展方面,重庆金融监管局以普惠金融为抓手,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树典型、立“标杆”,引领辖内银行保险机构落地首笔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创新推出生猪、肉牛、家禽活体抵押贷款、生猪期货价格保险等,有力解决抵质押物和价格风险抵御能力不足问题。截至2024年3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8772.22亿元,同比增长7.04%,农业保险参保20.96万人次,提供风险保障274.72亿元。

例如,农行重庆市分行加大优势特色农业支持,围绕全市“3+6+X”农业产业集群,加大对柑橘、生态畜牧等产业链支持,创新植物新品种质押贷、富民全能贷、生猪产业“保险+期货”贷款等产品和模式。截至2024年5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1256亿元,粮食、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贷款余额870亿元,“惠农通”服务点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在19个区县上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三资”管理平台,为193个乡镇、2193个行政村提供优质的金融科技服务。

强化民生领域金融服务保障方面,在金融服务高品质生活方面树典型、立“标杆”,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以“金渝网”为数字底座,强化数字赋能金融服务惠民便民。

目前,重庆农商行试点“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提取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继承人线上申请+银行线上审核+证明材料线上核验+存款线上提取”全流程线上“一站办”。城市定制普惠型医疗保险“重庆渝快保”实现与基本医保一站式结算,赔付总人次134万人次,累计减负超13.4亿元。

聚焦金融一体化发展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重庆金融监管局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在服务“共建”上树典型、立“标杆”,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立足“川渝一家亲”的优势,加强跨区域金融合作,助力成渝地区打造一体化发展高水平样板。

提升金融服务便捷便利性。该局牵线金融综合服务网——“金渝网”联通四川境内金融机构,实现川渝跨省市应用。成渝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重庆)落地运行,跨区域多元纠纷解决新格局逐步成形。车险通赔通付、柜面业务互通、“川渝无界卡”、异地取转款手续费减免、融资抵押品异地互认等金融便捷服务持续推广,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服务同城化水平不断提升。

实现重大项目互联互通。加大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的金融服务保障力度,以重大项目落实重大战略、推进川渝共建。截至2024年3月末,辖内银行业保险业给予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4年重大项目授信金额8203.89亿元,实现贷款投放916.92亿元,提供风险保障444.56亿元,助力川渝300个共建重大项目实现“开门红”。其中,重庆银行连续4年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信贷支持超1000亿元,去年以来,向双城建设提供信贷超2000亿元,支持重大项目建设超150个,今年向全市“三攻坚一盘活”投放超300亿元。

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该局推动落地一批“成渝双城医保服务站”,实现银行保险机构经办渠道与医保便民服务“一体化”。推动落地“关银一KEY通”川渝跨关区、跨窗口、跨领域“一站式”服务,异地办理电子口岸相关业务时间压缩2/3以上,作为18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区域协作经验做法之一获国家层面复制推广。工行重庆市分行联合渝北区、广安市共同在川渝高竹新区设立川渝地区首个跨省域共建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为新市民群体提供企业职工退休、失业保险金申领等92项人社业务24小时自助办理。

聚焦高水平对外开放

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重庆金融监管局在深化金融开放方面树典型、立“标杆”,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全力服务重庆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

外贸金融服务力度持续加强。2024年1-3月,出口信用保险共支持1013家企业出口18.7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36.52%、20.27%。以太保财险重庆分公司为例,该公司积极支持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累计为中欧班列“渝新欧”提供货运险保障超过5300亿元;去年以来,为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公司提供一揽子风险保障超过57亿元。

金融开放水平不断提升。2024年外资金融机构川渝行顺利开展,现场签约重点项目8个,签约金额100余亿元。目前辖内共有外资银行16家,位居西部前列。

金融开放试点稳步推进。首批开展铁路运输单证综合金融服务试点,“跨境易融”数字服务平台(重庆自贸试验区陆路贸易金融服务平台)上线,整合连接全市2.2万户外贸企业基础信息、贸易信息、物流仓储信息,提供开户、结算、融资、保险“一站式”线上服务。例如,中信银行重庆分行在渝设立总行级国际业务运营中心,2023年累计办理跨境结算超1300亿美元;在渝设立互联网金融业务重庆分行集中运营模式,助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在渝成立“西部陆海新通道专项工作小组”,进行重大战略专项攻坚。

聚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

支持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围绕金融支持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重庆金融监管局以建设全国首个全省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契机,在服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面树典型、立“标杆”,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完善绿色金融制度体系,健全绿色金融机构体系,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目前,已授牌全市首批绿色金融机构17家,创新推出林权抵押贷、排污权抵押贷、新能源汽车补贴贷、取水权预质押贷、环保技术装备保险等,形成广覆盖、多元化、高质量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截至3月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超7345亿元,是2019年末的3.13倍,“大保护”的金融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有力。

去年,太保财险重庆分公司为重庆两江四岸企业提供8800万元的环境污染责任险保障,同时联合重庆金融监管局开展碳保险课题调研。近日,重庆银行成功发行今年重庆首单绿色金融债50亿元,票面利率2.27%,创西部绿色金融债发行票面利率最低,引资入渝超45亿元;截至目前,该行绿色贷款规模超450亿元,保持年均30%以上增速。(胡虹、张睿)

(责编:盖纯、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