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专题关注

重庆市城口县明通初级中学:党建引领 促进乡村基础教育发展

2024年07月04日16:31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关键所在。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庆市委教育工委联合人民网重庆频道特别推出《重庆中小学百名书记话党建》专题报道,聚力抓学习、强堡垒、创品牌、育新人,促进中小学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双融合双促进双提高,努力为教育强市建设提供坚强保障,为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建设贡献教育力量。

确立“明·通”之核心理念,构建符合地域特色、独特思考的“明·通”文化……近日,重庆市城口县明通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文江华在署名文章《党建引领 促进乡村基础教育发展》中谈到,学校坚持“党建+”为立德育人聚势赋能,充分发挥党建在教育教学、德育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引领作用,把党的建设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持续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以下为文章全文:

党建引领 促进乡村基础教育发展

重庆市城口县明通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文江华

如何发挥“党建+”功能,引领乡村基础教育发展,办好老百姓满意的乡村基础教育,这是学校要破解的课题,也是教育人要践行的使命。

城口县明通初级中学党支部直面问题,明确“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育好人”的核心任务,确立“明·通”之核心理念,构建符合地域特色、独特思考的“明·通”文化,弘扬校训“明亮做人 通达做事”之精神,发挥党建在教育教学、德育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实现学校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机融合与同步提升,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学生健康成长。

聚焦“红色担当”

甘当服务先锋

为保障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传递学校的关怀与尊重,增强特殊儿童的自信和自尊,学校党支部大力弘扬红岩精神,党员干部组织上门送教队。每周自驾前往蓼子乡骑龙村为特殊学生开展志愿上门送教服务活动,用教育人的情怀彰显党员的责任和担当,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奉献就在身边。

在控辍保学工作中,实行校领导包乡包片负责制。校领导主动对接乡镇、班级,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及时、适时且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开展帮扶。

在学困生帮助转化工作中,实行党员认领帮带制度。学校通过摸底,每位党员确定帮扶对象,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进行思想交谈,入户家访,成长规划。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用脚步传递共产党人的初心,用行动诉说共产党人的使命,这是教育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赋能“红色引擎”

发挥骨干引领

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教师是质量提升的关键。学校实行校长联系年级制度,加强与教学一线的沟通联系,准确掌握年级教育教学情况,及时解决年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推行党员干部听评课制度,通过党员干部深入课堂,一对一全覆盖听评课,了解教学实际情况,适时评价反馈课堂情况,助推教师拔节成长,促进教育质量提高。

2022年以来,学校教师参赛获奖51人次,指导学生获奖68人次。其中,陈中涓获全国宪法知识竞赛全国团体二等奖。学校10人评为县级骨干教师,11人获评2022学年度“教学质量先进个人”,12人获评2023学年度“教学质量先进个人”。王小琴获评城口县2022年师德标兵、2023年优秀班主任,彭实权获评城口县2023年优秀教师,桂海燕获评城口县2023年度新时代好老师、优秀教师、三八红旗手,袁玥获评重庆市2023年度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打造“红色阵地”

培育有为青年

当下的教育要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关键在教师。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当前青年教师在乡村“留不住”“成长不起来”的问题引起党组织思考。学校党组织主动“破圈”,让乡村教师“立”起来,让乡村教育“活”起来。

党组织牵头定期组织青年教师沙龙,开展青年教师全覆盖赛课,帮助青年教师学习更新教育理念,促进教师个人职业成长和发展,提升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促使他们明确目标,激发教育热情,在善思善学中提升教学和服务能力,更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思想建设关乎理想信念,立德树人并非一朝一夕。学校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职能,开设学生团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更好发挥他们在学校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中的作用,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校团委通过主题活动、特色社团、社会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践行“红色关爱”

联合育人护安全

乡村学校留守儿童较多,为保障留守重点儿童健康成长,学校提出重点儿童“1+5”关爱机制,所谓“1+5”,即校家社己共同体。

“1”代表“己”,重点儿童本人努力学习,自控自律,自我提升。学校定期对重点儿童集中开展思想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防欺凌、防性侵教育,实现重点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调节、自我提升能力。

“5”一是家庭关心:建议父母每周听子女一次倾诉,聊一次心,通一次电话,每月同老师进行一次联系。二是莎姐守未:司法机关定期对重点儿童进行法治教育,培养他们“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培养法治观念和良好品行。三是乡贤激励:乡贤分享自身成才的故事,鼓励重点儿童从小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引领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四是村镇关怀:乡镇村社利用院坝会向村民宣讲教育重要性,在节假日及寒暑假关注重点儿童生活,妇女主任担负临时“母亲”职责,开展女童成长指引,生活关爱。五是学校关爱:建立“1+1+1”帮扶体系,即党员干部+班主任+重点儿童帮扶体系,定期家访,交心谈心,引领健康成长。学校公布班主任、任课教师、学校领导的联系电话,增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联系。借助家长会、家长学校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

“1+5”关爱机制旨在构建多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儿童关爱保护体系,让这些孩子安全有保、亲情有护、心理有依、发展有托,切实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近年来,城口县明通初级中学坚持以党建引领学校发展,以发展实绩检验党建成效。学校先后获评城口县德育示范校、城口县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学校将继续坚持“党建+”为立德育人聚势赋能,把党的建设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持续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责编:黄凌、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