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企业

精准帮扶 构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

2024年07月13日13:36 |
小字号

通过助残志愿者的陪伴、帮助,坐轮椅、语言表达困难的人如今身体状况越来越好;通过社工资源链接,先天视力残疾的人找到了工作;创业路上“单枪匹马”的残疾人,通过社工帮助邀请专业老师进行培训,如今已有十多人“团队作战”……

这是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破解残疾人服务难题的生动缩影。

据了解,重庆仁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香炉山街道办事处深化党建助残工作思路,着力形成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社会组织力量为载体、社区志愿力量为辅助、社会慈善力量为补充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

智慧赋能 打造“科学城样板”多维服务新阵地

在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香炉山街道“渝馨家园”里,残疾党员们在党员活动室里开展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在理疗室中医生和护士在指导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也在明亮的“渝馨家园”多功能活动中展开生动有趣的小组活动和文体活动……这是香炉山街道“渝馨家园”开展残疾人服务的生动景象,也是残疾人们在“渝馨家园”最温馨又有趣的日常。

高新科技手段不仅能为残疾人能力再造、功能修复带来希望,也给残疾人带来丰富精神文化的新体验。在“渝馨家园”,专门购置了一批励志图书、进行了阅读无障碍建设,设置残疾人阅读专区,增加了手持电子助视器、多功能手写板、紧急呼叫器和多功能听书机等设备,让附近的残疾人可以在渝馨家园实现无障碍阅读,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

“以前残疾人想参与和开展活动无处可去,现在‘渝馨家园’常常是‘爆满’状态,这里空间大设施全,各种类型的活动都可以开展。”香炉山街道康居西城第二社区负责人赞不绝口。

与此同时,着力构建“一刻钟残健融合生活圈”,将残健融合的服务理念融入到康复、就业、文化、教育等各项工作中,促进残疾人服务资源下沉聚合于社区,实现15分钟距离内各项惠残助残政策应享尽享、便捷服务,打通扶残助残“最后一公里”。

为了给残疾人提供专业的医疗康复服务,联合区域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好德医院、海吉亚医院等医疗单位,共同打造“医教结合”残疾人康复体系,累计开展健康义诊活动48场次、残康课堂8场次、康复锻炼指导24场次、送医上门12场次。

精细服务 搭建“爱的新支点”服务菜单新模式

“这是一副助听器,是免费给你使用的,希望你能更好地听见这个世界。”社区工作人员在进行走访调研时,了解到一位小女孩听力残疾三级,并且母亲患有抑郁症,父亲在外务工,家中经济状况无法支持其购买助听器,于是社区工作人员将情况告知了“渝馨家园”社工。了解情况后,便运用“渝馨家园”中的“辅具借用”板块,为其免费申请了助听器一份,并“送货”上门。

“渝馨家园”专职社工介绍,“渝馨家园”建成以来,为更好满足残疾人的需求,不断迭代升级服务举措,创新实施“五个支点”服务菜单,具体包含政治、康复、生活、创业、科技,残疾人朋友们可以按需“下单”,专职社工按需“上菜”。

“他之前还能慢慢活动一点,但现在吃喝拉撒睡,所有的一切都要靠我,我儿子一家长期在外打工,这就是我的命。”家住香炉山街道康居西城第二社区的黄爷爷(化名)今年73岁,2021年因病导致重度失能,是一级肢体残疾人,生活起居不能自理。吴奶奶(化名)的生活也自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自此之后,她生活的全部就是照顾老伴。面对日复一日的艰辛生活,吴奶奶这几年从来没有出过远门,一年中鲜少的“社交”还是儿子来“接班”。为此,“渝馨家园”专职社工为他们链接了康复按摩护理的志愿者,在一系列的护理下,黄老人如今能依托拐杖慢慢进行走动。

据了解,“五个支点”服务菜单实施以来,已累计开展趣味运动会、游园会、政策宣传等系列示范性、引领性活动104场次,解决了3120人次的生活难题,始终把特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放在心上,把精细服务送到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米”。

此外,还积极开展残疾人阳光增收计划,建立残疾人求职者精准画像数据库,开展“巧手梦工坊”“云上筑梦”培训24场次,累计培训残疾人157人次,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岗位推荐,帮助257名残疾人实现零工就业、企业就业。

多元参与 组建“专业性+复合型”协同服务新团队

“这套仪器是通过向气囊规律的反复注入气体增压和排出气体减压来按摩,形成对肢体和组织的循环压力,促进血液和淋巴的流动来改善微循环,能有效缓解肌肉萎缩,防止血栓和水肿,大家可以经常过来做哦。”在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渝馨家园”里,重庆市“馨小青”助残青年志愿服务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分队志愿者张英正在开展残疾人康复小组活动。

近年来,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香炉山街道“渝馨家园”不断健全“社工+志愿服务+慈善”融合工作机制,把“残疾人所需”与“党员所长”“志愿所向”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社工+志愿服务+慈善”融合发展,凝聚合力,有效促进助残志愿服务团队多元化专业化,打造“协同共进治理圈”。

在夯实“渝馨家园”阵地的同时,积极吸纳爱心人士、党员、热心群众等力量,形成强大的志愿服务队伍,先后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团委、重庆高新区西部计划志愿者团委结对共建,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充分发挥社工链接高校、爱心企业、公益慈善组织、医院、媒体等资源的优势,实现社工与志愿者互动、公益组织与志愿组织互联。”渝馨家园专职社工介绍说。

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前,社工还会重点围绕残疾人现状及政策解读、助残志愿服务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对全体志愿者开展通识培训,全面提升志愿者的基础素质和专业能力,努力为广大残障人士提供精准、高效的助残志愿服务。(万文、黄胜焘)

(责编:陈易、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