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发展特色农业 推动“三产”融合

世界榨菜之乡。涪陵区委宣传部供图
7月24日上午,“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系列主题发布会涪陵专场举行。发布会上,涪陵区常务副区长傅云介绍,涪陵以“世界榨菜之乡”而闻名。近年来,涪陵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三产”融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傅云介绍,目前,涪陵围绕发展榨菜这一优势产业,种植榨菜原料73万亩以上,榨菜全产业链产值已经超过140亿元。比如,在素有“世界榨菜第一村”之称的江北街道二渡村,榨菜产业综合收入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70%以上,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5万元。同时,还大力发展中药材、生态畜牧等产业,依托国药太极等龙头企业走出从“一株草药”到中医药“百亿产业”的大跨步,中医药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15亿元,涪陵黑猪、增福土鸡等特色畜牧品牌价值持续提升,生态畜牧全产业链产值达60亿元。
同时,涪陵正着力推动特色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比如粮油加工业,以前是“小而散”,现在既引进了中粮油脂等大型企业,也培育了渝妹儿米业等本地企业,粮油加工产值达116亿元,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居全市第1位。“同时,我们也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在蔺市街道,依托美心红酒小镇发展庭院经济等乡村旅游新业态,旅游年客流量超140万人次,帮助村民年增收达300万元,美丽‘院景’变为了美好‘钱景’。”傅云说道。
涪陵区蔺市街道连二村道。涪陵区委宣传部供图
另外,涪陵也深入实施强村富民综合改革,成立强村公司,所有行政村基本实现年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同时,积极探索闲置宅基地“经营业主+村集体+农户”合作发展路径,引入各类社会资本盘活农村闲置资产4.32亿元。比如,大顺镇新兴村通过“宅基地+鱼塘、果园”等灵活多样的套餐化开发,发展特色民宿经济、生态经济等,村集体收入达950万元。针对榨菜这个产业“主阵地”,涪陵建立了“1个保护价、2份保证金、1条利益链”,也就是我们建立了农户、合作社、榨菜企业三方联结、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放心种,让企业有菜收,菜农人均榨菜纯收入超3000元。(李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