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区县>>动态聚焦

江津塘河镇:非遗展示暨晚熟荔枝品鉴活动开幕

2024年07月27日15:45 |
小字号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7月27日,以“原生民俗 荔香古镇”为主题的江津区塘河镇非遗展示暨晚熟荔枝品鉴活动开幕。本次活动融合了川主巡游、传统婚俗展示、荔枝品鉴等活动形式,吸引了3万余名游客前来打卡体验、购买采摘荔枝,促进川渝边界经贸合作和农文旅融合发展。

“川主”庙会共忆乡愁

当天上午,巡游队伍的脚步穿行于古镇老街,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相互映衬,恍惚间仿佛时光倒流,再现了古代祭祀川主的盛况。

据悉,塘河“川主”庙会起源于明代,距今已500多年。每年农历六月廿四被尊为“川主”的李冰诞辰前后,当地民众都会自发组织祭奠活动,纪念这位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惠泽百姓的治水先贤。久而久之,便形成在渝西、川东、黔南地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庙会。

来自四川合江的张女士表示:“看了川主巡游更加深了我对巴蜀文化的理解与尊崇,这是一种别样的文化体验。”

据悉,由于塘河古镇街区部分历史建筑存在年久失修的情况,江津区、镇两级组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修缮工作专班,制定塘河古镇保护利用方案,秉持排危先行、轻重缓急原则有序进行。

“目前正在开展踏勘现场、收集资料等工作,排危期间点对点设置警示牌和拦截线,全力保证现场安全,尽量减少对游客的影响。”塘河镇保护修缮工作专班负责人介绍。

文化传承共赴白头

“塘河镇这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镇,历来商贾云集,人杰地灵,塘河婚俗这一传统习俗自宋代起就诞生于此……”随着主持人的介绍,四艘婚船缓缓划向仪式码头,6对新人映入眼帘,向两岸游客展现着传统婚礼服装,传递着内心的喜悦,现场欢呼声不断。

在婚俗游街环节中,新娘新郎们在人群的簇拥之下,还展示了出阁、送亲、迎娶等婚俗礼仪,同时月老、诗词角色扮演也随队伍与围观游客参与互动,为游街增添了更多趣味和文化氛围。

游客们身临其境,不时拿出手机拍照,捕捉下美好时刻。“塘河婚俗体现出当地对于婚姻的尊重和重视,一些细节背后更传递出浓浓的亲情与祝福。”市民孙先生说。

据悉,自明朝建王爷庙开始, 塘河古镇陆续建房成为集镇,至清朝乾隆时期趋于兴盛。当地保留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氛,至今还延续着古老的民俗习惯,如端午节的龙舟赛、正月十五闹元宵、赶庙会等。特别是塘河婚俗,至今仍受各年龄段青睐。

据《塘河乡志》记载,塘河婚俗始于宋代,兴盛于明代。塘河婚俗是塘河人家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建立婚姻家庭中形成的一种人生礼俗。共有十三个礼仪,包含说媒、做相、开庚、男方办嫁妆、女方办嫁妆、出阁、送亲迎娶、拜堂、办筵席酒、闹房、参厨、谢媒、回门等十三个礼仪过程,具有浓郁的渝、川、黔乡土风韵。

此外, 塘河婚俗凸显了多种文化的交融,堪称当地风土人情的百科全书。其中的婚俗用品做工考究,体现了渝西民间工艺的高水平,婚礼的筵席汇集渝、川、黔菜肴风味,是一笔难得的文化遗产。

历年来,江津区非常重视对塘河婚俗的有效保护,长期开展普查收集整理资料、维修婚俗器具制品等项目,并拍摄了《婚俗》纪录片。

农文旅融合助乡村振兴

活动期间,古镇入口处的民俗文化市集热闹非凡。传统集市、孝善文化展示、荔乡展销、非遗文化演出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大量游客驻足游玩。非遗民俗表演舞狮、过火焰山、猴子爬杆接连上演,好戏精彩不断。

除了看非遗民俗表演,还能品鉴荔枝、体验采摘乐趣。塘河古镇种植荔枝历史悠久,超过百年的荔枝树就有30余株,全镇荔枝品种丰富优良,而荔枝种植也成为当地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

郑华珍是石龙门村荔枝种植大户,今年气候条件适宜,加之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他家的荔枝产量和品质都较往年有了显著提高,迎来了大丰收。

“家里种了十多亩,主要品种是大红袍、妃子笑和带绿。大红袍的价格基本上今年在4—6元左右,带绿在30-40元左右一斤,产量预计有一吨左右,价值4万多元。”郑华珍高兴地说。

“近期前来入园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初步摸排活动带动荔枝销量能突破1200斤。”荔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吕宗杰说道。

近年来,塘河镇不断丰富荔枝品种,包含妃子笑、带绿、大红袍、红绣球、大丁香等13个品种,今年全镇预计产量超10万斤,栽种面积超3000余亩,进一步促进了荔枝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李波)

(责编:秦洁、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