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健康>>健康视觉

支持母乳喂养 共建生育友好

2024年08月01日10:25 |
小字号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观看人民网健康视频节目,我是文彦。母乳是宝宝最天然的营养源泉,母乳喂养对于宝宝和妈妈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8月1日至7日是第33个世界母乳喂养周,主题是:支持母乳喂养,共建生育友好。今天,我们邀请到了重庆西区医院妇产科医生邓巧林,和我们一起聊一聊母乳喂养的相关话题。邓医生,你好!

邓巧林: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在众多喂养方式中,母乳喂养仍始终占据着无可替代的位置,其独特价值是什么呢?

邓巧林:母乳喂养是人生第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

首先,母亲的初乳是婴儿的第一剂多效价疫苗,婴幼儿通过母乳获得安全、均衡的营养,全面的免疫以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其次,母乳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功能均与婴儿的生长发育相适合,可以满足分娩后6个月内婴幼儿生存/生长和健康全部需求,对婴儿组织器官生长和功能发育具有促进和修复作用,帮助婴儿尽早建立生命节律,是其他任何食物均无法比拟的。

所以,持续母乳喂养可保障婴幼儿继续获得稳定的营养和免疫保护,对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早期发展有重要意义。

主持人:是的,母乳喂养对婴儿的意义如此重大,那对母亲是否也具有同样重要性呢?

邓巧林:是的,母乳喂养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女性健康生殖的重要阶段。

通过母乳喂养,母亲可促进子宫复旧,减少产后出血,较快地恢复体型,减少远期乳腺癌、卵巢癌等发病风险,并为下一次孕育做好准备。

除此以外,母亲与婴儿进行皮肤接触并亲自哺喂行为,提供了亲子眼神、言语和肢体交流的机会,增加婴儿安全依恋的建立和母婴情感链接,更加有利于母亲泌乳和持续母乳喂养,也有利于母婴的身心健康。

良好的哺喂行为使母婴双方获得共赢的健康关系,可谓同步护航母婴健康。

主持人:您刚刚提到母乳喂养的种种益处,真的是让人深感其重要性。但据统计,母乳喂养普及率仍有待提高,作为专业的妇产科医生,您有哪些温馨实用的建议,帮助妈妈成功母乳喂养呢?

邓巧林:这也是我们日常门诊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新生儿出生后早接触、勤吸吮是成功母乳喂养的关键措施。

早接触、勤吸吮是指出生后即刻与母亲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皮肤接触,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按需哺乳是满足婴儿需求和促进母亲泌乳的核心要素,学会识别婴儿饥饿和饱足信号,给予恰当回应,生命早期的喂养阶段也是母婴互相适应的过程,不必限制每天哺乳次数和持续时间,规律哺喂将随着亲子养育过程的适应逐渐建立,鼓励母婴同步休息和夜间哺乳。

正确的哺乳姿势是成功母乳喂养的重要手段,可以避免乳房肿胀、皮肤皲裂等问题的发生。

主持人:邓医生,您刚讲到的正确哺乳姿势具体都有哪些呢?

邓巧林:母乳喂养的姿势一般有摇篮式、环抱式、交叉式和侧卧式等,哺乳时母婴采取舒适的体位;婴儿身体贴近母亲,头和身体保持一条直线。

主持人:那判断母乳喂养是否成功,可以通过什么量化的标准去判断吗?

邓巧林:体重变化和排尿次数是判断婴儿吃到足够母乳的重要客观指标。

新生儿出生后1周内,生理性体重下降不应超过出生体重的10%;婴儿每天排尿6次以上、体重增长良好,纯母乳喂养新生儿满月时体重较出生时至少增加600克,提示婴儿吃到足够的母乳。

哺乳时,婴儿慢而深地吸吮、有吞咽声或表现出满足感,这些为母亲了解婴儿是否吃饱提供了参考。

主持人: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能会出现母婴分离的情况,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母乳喂养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邓巧林:任何母婴分离的情况下都建议坚持母乳喂养,如婴儿住院、母亲上班等。

建议母亲每3小时挤/吸奶1次,维持乳汁分泌;母乳挤出后记录采集时间,放在干净的容器中在室温25℃下可保存4小时,在冰箱冷藏(4°C)不超过2天、冰箱冷冻(-20C)不超过3个月内及早哺喂。

母婴在一起时仍要亲喂。哺乳中遇到任何问题及时寻求医疗保健机构专业人员的帮助,做到“能喂尽喂”。

主持人:母乳喂养是否适合所有的妈妈和宝宝呢?是否存在不宜母乳喂养的特殊情况?

邓巧林:母乳喂养是安全健康的喂养方式,但若母亲患有以下疾病不宜哺乳:

母亲患有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等)、精神发育迟滞、癫痫发作无法照料婴儿或对婴儿安全构成威胁时;严重的肾功能不全,母亲产后哺乳可能加重肾脏负担;患乳腺癌需要治疗时不能哺乳,有使乳腺癌扩散的危险;母亲合并传染性疾病(疾病未经治疗或控制)、或正在服用对婴幼儿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的药物,不建议母乳喂养的;婴儿特殊体质(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等,也不建议母乳喂养。

主持人:邓医生,听您讲了这么多,母乳喂养也很有必要,那社会和家庭,能为母乳妈妈提供哪些支持和鼓励呢?

邓巧林:母乳喂养需要大社会、小家庭的全力支持,营造良好的母乳喂养氛围。在1990年将5月20日确定为母乳喂养日,今年的8月1日至7日,也是第33个世界母乳喂养周。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母乳喂养促进工作机制已逐步完善中,例如医院的母乳喂养门诊,公共场合的母婴室,孕妇学校的母乳喂养公益讲座等等。

从家庭的角度来讲,家人应该从精神和物质上全力支持母乳喂养,家庭成员应主动了解母乳喂养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母亲的喂养信心,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可使母亲保持心情舒畅,利于泌乳,利于母婴身心健康发展。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邓医生的分享,同时感谢大家的关注,再见!

邓巧林:再见!

(责编:刘祎、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