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商行: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展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近年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重庆农商行”)以数字化转型作为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围绕“数发展、智风控、慧网点、益经营”四大价值领域,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加快推进全行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价值持续释放,科技赋能水平和价值创造能力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增强,将“数字农商行”品牌不断推向新高度。
重庆农商行大数据服务中心。重庆农商行供图
推进数字发展 夯实金融科技“底座”
2023年,重庆农商行完成《重庆农商行数字化转型规划(2024-2025)》编制,明确了“1234”的数字化转型总体目标,拟定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清单,加速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最具科技活力的“数字农商行”。
在此基础上,该行进一步全面整合银行金融科技资源能力,设立金融科技总部,成立西南地区首家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重庆渝银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构建形成“一会、一总部、一公司”的金融科技组织形态。
“人才强行”是重庆农商行的战略之一。为了推动金融科技敏捷开发,实现对业务需求快速响应,该行不断引进和培育金融科技人才,截至2023年末,已拥有全职科技人员550余人、科技外包人数近千人,金融科技人才占比提升至4.13%,形成了“渠道+业务+数据+科技+合作”全面发展的梯队。
在组织体系和人才储备“架梁立柱”下,重庆农商行“专利池”“标准库”得到持续丰富。截至2023年末,该行获得5项国家级试点资格,全行各类专利144项,累计获得8项软件著作权,累计参与7项金融行业标准制定,参与20项团体标准制定,完成11项企业标准制定。
打造数字平台 提高特色农业“含金量”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这天,重庆发布十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涪陵榨菜、奉节脐橙、巫山脆李等重庆“土特产”入围。
从高“含绿量”成长为高“含金量”,产业“升维”的背后,也有着金融力量的坚实支撑。
近年来,重庆农商行围绕各区县“一主两辅”产业发展规划,实行“一产一策”“一乡一品”服务模式,推出“巫山脆李贷”“涪陵榨菜贷”“奉节脐橙贷”等20余款标准化信贷产品,竭力提升特色贷款支持生态特色农业发展质效。
近期,重庆农商行巫山支行客户经理在实地走访时了解到,某脆李种植大户打算扩大种植规模,但缺乏合适抵押物,融资受限,便当即向其推荐了“巫山脆李贷”。经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线上签约等流程,不到3个小时,这位脆李种植大户就收到了30万元贷款资金,年利率低至3.45%,有效解决了其扩大种植规模的资金难题。
标准化采集模板、精细化评级模型、差异化授信策略……为了满足农户“短小频快”资金需求,重庆农商行织牢“营业网点+农村便民金融自助服务点”线下服务矩阵的同时,创新自研自建“乡村振兴数字金融服务平台”,依托“1个智能平台+1部智能手机+1套评级授信体系”数字服务模式,对全市38个涉农区县实现“整村授信”全覆盖。
“一体化”数字乡村服务体系的打造,成功实现了数字与乡村的“无缝衔接”。截至2024年6月末,该行已在全市7752个行政村推进“整村授信”,为逾140万户农户预授信近290亿元,农户“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贷款全流程。
除了“乡村振兴数字金融服务平台”,重庆农商行还推出乡村版手机银行、方言银行、空中银行等数字助农服务,并积极运用数字化转型成果向县域地区提供更深层次、更多元化的金融服务。该行以“渝农经管”数智系统助推盘活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资源、以“江渝快记”智能财税服务平台为农民合作社等客群提供“一站式”财税服务……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重庆农商行涉农贷款余额达2407亿元,同比增长约192亿元。
提升数据运用 小微贷款线上用款替代率超90%
截至2023年末,重庆农商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285.16亿元,较年初增加154.78亿元,增速达13.69%。同时,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例较年初增加3.62个百分点,升至23.28%。
“敢贷、愿贷、会贷、能贷”背后,离不开重庆农商行融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技术,通过金融科技和数字化服务赋能小微业务发展——
渠道建设方面,除了积极建设小微企业专营支行、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等专营机构外,该行以智能柜台、便民自助终端、手机银行、直销银行四大渠道搭建起“空中银行”,并加大对“渝惠融”“渝融通”“信贷直通车”等渠道运用,推广“扫码申贷”,畅通线上线下多样化银企对接渠道。截至2023年末,手机银行用户数达1438万,年交易金额1.37万亿元。
生态建设方面,加快建设房快贷、票快贴、税快贷、创业担保贷等“渝快贷+”数字产品体系,持续加强智慧金融服务场景建设,深入推进小微信贷流程线上化、无纸化改造,实现个人经营性贷款产品的全流程线上办贷,2023年末线上零售信贷规模超过1400亿元,小微贷款线上用款替代率超过90%。目前,该行正在全力建设“小微企业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将通过聚合政务、结算、融资等涉企服务场景,打造普惠金融服务新生态。
业务运营方面,打造专为小微企业授信审批设计的系统,通过大数据建模进行规则分析和模型训练,从传统的经验导向向现代的数据导向转变,并多维度提升数据运用,推动授信审批工作向更高效、更智能方向发展。2023年,小微条线、公司条线的审批效率较2022年分别提升30%、25%;智能数据决策平台总计提供决策服务4.22亿笔,日均115.6万笔,同比增长1.56倍,决策成功率达99.9%;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19%,不良贷款生成率实现连续三年下降。
“未来,我们将继续强科技、抓创新,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加快数字化转型。”重庆农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将坚守支农支小定位,大力推进体系重构、流程再造及能力重塑,持续打造高效化的系统流程、智能化的服务渠道以及多元化的数字场景,全力夯实转型发展新优势,全力提升数字赋能新质效,为全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动力。(李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