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教育>>教育资讯

重庆师范大学: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涵养新时代“大先生”

2024年10月16日13:27 |
小字号

七十载文脉相承,薪火相传;七十载栉风沐雨,以文化人;七十载奋楫笃行,学达德彰;七十载弦歌不辍,创新不止。值重庆师范大学建校七十周年之际,人民网重庆频道特别推出“弦歌七秩 再谱华章——重庆师范大学办学成果”系列报道,从党建、思政、学科、人才、科研等多角度、多维度展现该校办学历程中的创新性举措、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描绘高等教育向着教育强国建设目标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新时代担当缩影。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

作为新中国最早创办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重庆师范大学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高举教师教育大旗,厚植教育情怀,深耕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建校七十年来培养了超25万名一线教师,为国家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学校建校伊始的使命与担当,也是七十载岁月中,奋楫笃行、砥砺奋进的重师篇章。

培根铸魂

以“五维同育”塑造卓越教师队伍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教师的重要性,突出了教师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担当。

立德树人,是培养新时代优秀教师的根本宗旨,也是重庆师范大学的不懈追求。为此,学校提出独具特色的“五维同育”教育理念,并构建起全面而多层次的育人体系,为未来的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7年,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成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五维同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荣获教育部颁发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2018至2019年间,“五维同育”的教育成果连续在第四届和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上展出,向外界展示了学校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独特经验和丰硕成果。

重庆师范大学“五维同育”架构图。重庆师范大学供图

重庆师范大学“五维同育”架构图。重庆师范大学供图

此外,学校还从顶层设计和平台搭建等方面加强立德树人工作,2018年,成功申请成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成为全国唯一入选的地方高校,实现了在教育部人文社科平台上的零突破,标志着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实践迈上了新台阶。2022年,学校被评为重庆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培育单位,再次证明了其在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中的突出表现。

立德树人不仅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深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研究,积极组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时代楷模王红旭、全国最美教师郑璇、最美乡村教师曹瑾等先进人物的事迹及其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德育功能巧妙地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设计之中,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课程思政成果,塑造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出了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乘势而为

应时代呼唤培养高质量教师教育人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2013年,学校颁发《重庆师范大学本科生成长发展提档升级实施办法》等文件,统筹推进本科培养全面改革;2019年,学校制定实施《重庆师范大学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全力助推本科人才培养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质量发展和创新发展转向。2021年,学校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契机,制定实施《重庆师范大学“十四五”高水平本科教育专项规划》,细化落实“十大发展任务”,着力构建适应时代需求和学校定位的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在数十年不断探索和完善的教育实践中,学校最终构建起了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科学教育、特殊教育和国际中文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完备、开放、多元、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多层次、宽领域的学科设置,不仅满足了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教育机构对师资力量的需求,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今年7月,中国共产党重庆师范大学第四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确定了“13649”学校未来改革发展思路,明确提出实施9个五年行动计划,“教师教育特色发展”行动计划就是其中之一。这是学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

今年9月,重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读书班暨2024年第七次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提出:“牢记殷殷嘱托、锚定发展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为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的全国一流综合性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奠定了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两轮驱动”协调发展,基础教育、职教师资教育和国际中文教育“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三新建设”融合发展的“233”特色化办学格局。

勤学笃行

以实践教学强化教师职业能力

学校从加强校地合作、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等方面持续强化教师职业能力。

2015年4月,重庆师范大学与江津区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校地共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协议书》,正式拉开了校地一体化卓越教师培养与培训创新实验区建设的序幕。双方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地合作、全程贯通、双向育人、本土情怀”的协同培养理念。通过高质量实施卓越教师职前教育“五大协同培养”工程和职后培训“两大提升计划”,有效推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适应性。

2015年以来,学校聚焦师范生培养的德行涵育能力、职业基础能力和专业特需能力的“三维核心能力”,分类实施卓越教师培养。幼儿教师实行“每日一刻、每周一园、每月一研、每期一赛、每年一文”的“5个一”养成性培养;小学教师实行“全科”“3+1”培养,前3年在大学学习并在城市优质小学实习,后1年在区县进修校指导下到定向区县小学实习;中学教师实行“驻校”“5+2+1”培养,前5学期在大学学习,中间2学期在中学“驻校实践”,最后1学期返回大学总结;特殊教育教师实行“教康融合”培养。通过独具针对性的培养模式,为重庆市及我国中西部地区培养了大量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成为不断向上生长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学校相继出台近20项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构建起一套涵盖师德师风养成、教师职业态度与情怀培养、教师角色转变及自我成长教育的完整体系。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与实践探索,为全面提升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和综合素养奠定了坚实基础。2017年,学校7项卓越教师培养相关成果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奖;2018年,《 “三维核心能力”导向的卓越教师精准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此外,学校还积极投身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社会实践类一流课程开发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等工作,目前已拥有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2个市级实践教学基地、7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6门市级社会实践类一流课程,为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砥石成锋

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为全面提升教师教育质量,重庆师范大学不断搭建坚实的教师成长平台。2003年,重庆市首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课程与教学研究基地落地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重庆市第二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儿童发展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在重庆师范大学成立。基地和中心汇聚教师教育资源,基于国家级城乡统筹试验区设立的时代背景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精神的指导,为师范生培养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07年,学校获批“重庆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重庆市幼儿教师研修培训基地”“重庆市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基地”,长期承担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和省级培训;2012年获批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院校”资质,为基础教育在职教师提供持续成长的优质平台。

自2010年教育部实施“国培计划”以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695项,培训教师52986人次,为服务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西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教育强国积极贡献重师力量。

2013年,学校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教师教育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2017年,中心被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授予首批“重庆市高等学校教师发展示范中心”,在探索教师教育新模式的征程上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1年,教师教育学院正式成立,开启了职前职后教育领域的新篇章。学校瞄准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目标,以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强化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教育师资培训、国际交流合作以及基础教育研究等工作。作为重庆市教育学会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学校拥有教师教育学二级硕士点和2个省部级教育科研实验基地,构建了“一核三阶五维”高校教师发展体系、“三级四维”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扎实推进U-G-I-S(大学—政府—教研机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培训协同体建设,为弘扬教育家精神,强化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一核三阶五维”高校教师发展体系、“三级四维”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架构图。重庆师范大学供图

“一核三阶五维”高校教师发展体系、“三级四维”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架构图。重庆师范大学供图

砺师之本,共筑教育梦想。深耕教育事业七十载,重庆师范大学初心不改,笃行致远,始终坚守师范教育主阵地,为区域乃至全国教育事业培养出一代代杰出教师教育队伍,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彰显担当作为。(郑洁)

(责编:荚天宇、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