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重庆

说“跨界”经历谈社会责任,纵论“科学家精神气质”——

84岁工程院院士对话重庆中学生

2024年10月27日09:36 | 来源:重庆日报网
小字号

10月25日,2024年重庆市科协年会专项活动——院士专家与中学生对话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渝北校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电子电信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鲸,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作华,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代方银三位院士专家,与千名重庆中学生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对话。

今年84岁的陈鲸院士是安徽怀宁人。

作为我国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他主持研制了中国首套卫星频谱监测管理成套设备、中国首套空间监视系统,联合主持设计研制完成的中国首套卫星遥感数据信号接收处理系统,为我国通信技术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其实我大学学习的是广播电视相关专业,跟现在干的,不是一回事儿。”刚一开场,陈鲸院士就分享了自己“跨界”的经历。

“在那个年代,许多人心里想的就是‘祖国需要什么你就做什么’,而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责任。”陈鲸院士说,为此,他毫不犹豫地踏上了“跨界”之路。

在他看来,作为科研工作者,具备求真、求实、求新、求精的科学精神气质至关重要,要做好科学研究,没有这些精神气质不行。

“我所从事的科研工作,概括起来就是三件事:仿生、仿照、仿真。”刘作华分享道。

多年来,他带领团队致力于解决复杂的化工行业难题,比如提出增强流体扰动的随机性仿生刚柔组合桨混沌强化方法,研制出仿生刚柔组合搅拌桨,应用于机械搅拌中,能实现高效节能混合,让功耗降低30%。

这看起来“高精尖”的研究,其实源于生活中的观察和发现。

“有一天我去给学生上课,课间休息时,看到有两只天鹅在湖面上悠闲地游弋。”刘作华说,正是眼前这波光粼粼的湖面效果,让他找到了对搅拌浆进行彻底改造的灵感和方法。

代方银在分享中表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种子往往可以改变一个世界。打好种业翻身仗,突破“卡脖子”技术,才能真正实现产业振兴。

为此,代方银所在的西南大学团队,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带领下,数十年来致力于家蚕遗传资源研究,到本世纪初,建成世界最大家蚕基因库,目前活体保存家蚕资源品系超1200份。以基因库强劲支撑家蚕基础前沿(基因组)和育种应用研究源头创新,让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领先世界。

他说,“如今我已经55岁,依然要重新出发,因为对科学梦想的追逐,与年龄无关。”(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张亦筑)

(责编:盖纯、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