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财经学院第三届新媒体青年艺术节开幕
10月30日,重庆财经学院第三届新媒体青年艺术节开幕式在学校操场举行。本届艺术节以“新财经·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持续深化该校“厚植情怀,突出应用,加强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全力推动校地深度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新媒体青年艺术节开幕式现场。重庆财经学院供图
“展览+集市”
集中展示实践课程成果
本届艺术节采用“展览+集市”的方式,集中展示了学生在西安、云南、甘肃、巴南等地乡镇采风创作的作品、学生工作室的数字文创作品、专业助力农文旅乡村振兴的成果以及相关服务项目与课程创作作品。这一活动是该校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推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的具体行动,也是该校市级一流专业、市级一流课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以及首个艺术类专业的实践课程成果体现。
学生在线下展厅观展。重庆财经学院供图
展览部分设置一个线上虚拟展厅和一个线下展厅,集中展出210名学生参与创作的372件数字摄影绘画、视觉传达等作品。现场设置的“卡丁车试驾”互动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试驾,深受学生们喜爱。展览活动将持续3天。
学生在数字媒体专业课程光影展区品鉴创意作品。重庆财经学院供图
同时,本届艺术节首次设立光影展示区,借助多媒体把学生创作的作品投屏至教学楼一楼长廊的墙面上,学生们的作品在光影的交织中被赋予了全新的艺术魅力。
“作为本次艺术节的策展人参与活动筹备工作,让我在步入社会之前,以会展人的身份体验了一次职场生活,为我的求职生涯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学生策展人李飞扬说道。
“学生参与新媒体艺术节,不但可以拓宽视野,接触并了解多元化的艺术形式,还能够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与艺术鉴赏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研室副主任王慧蕾介绍,本届艺术节由新媒体艺术学院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牵头,均由学生在实训课程中完成。其中,策划与实施工作由会展专业学生完成,新媒体产品的制作与宣传推广由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完成,数字媒体艺术专场的布展及展示内容布局等任务由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完成,20余名教师参与教学实训指导。
王慧蕾表示,新媒体青年艺术节以搭建多元化交流平台为目标,充分展现青年学生活跃的艺术思维,通过跨学科的方式推动艺术与科技相融合,让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得以展示自身的创意与活力。
深化校地融合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发展
据介绍,重庆财经学院秉持开放办学的理念,积极将专业自身教育发展的小逻辑融入建设巴渝和美乡村的大逻辑之中。以“新财经・新媒体”的学科优化和专业支撑为主导,以“产学研用一体”的数字艺术节为载体,全面深化校地合作,把专业和课程建在“融合创新,产业联动”这一乡村振兴的关键链条之上,创新育人场景,激发艺术创意,持续增强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供给能力,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今天的艺术节,正是财经学院聚合巴南数字媒体生态资源,培养数字传媒创新人才,助推巴南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校地合作的生动实践。”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萍指出,希望重庆财经学院和各部门持续深化关于产教融合和校地合作的战略部署,努力在人才培养、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探索更多合作路径,为巴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校以二级学院的专业背景为依托,主动对接巴南区各乡镇及街道的发展需求,促使学校教育事业与巴南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双向奔赴、同频共振。”重庆财经学院校长吴华安在开幕式致辞中谈到,重庆财经学院始终秉持“融入巴南、扎根巴南、服务巴南”的总体部署,全面对标巴南“党建引领·百村振兴”工作要求,深入实施“一院一镇街”乡村振兴工程。
近年来,该校组织全校9个二级学院党组织与鱼洞街道等9个镇街开展“一对一”结对合作,签署了9份校地党建共建合作协议,挂牌成立了9个“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同时,立项校级科研项目5个、省部级科研项目3个和校地共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个,还分两批次立项共12个校级重点实践项目。其中,“家医莲心”便民服务医共体系统、华熙消费力调研项目得到了巴南区相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会展与新媒体专业,是时代浪潮中的璀璨明珠,不仅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更以其无限的创造力和广阔的应用场景推动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创新发展。”长江会展研究院院长纪伟表示,期望学生们能够以艺术节为起点,通过对校园所在乡村的深度了解和参与,认识农村、了解农业、理解农民,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为校园属地农村增光添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本届艺术节由重庆市巴南区教育委员会、巴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巴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指导,重庆财经学院主办,新媒体艺术学院、长江会展经济研究院承办,莲花街道、鱼洞街道、圣灯山镇、惠民街道、花溪街道、南彭街道、界石镇、一品街道、安澜镇联合支持举办。 (张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