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东大肛肠医院:人过中年建议定期做胃肠镜

44岁的纪先生经常加班,近一年来偶有胃痛的症状,但疼痛并不剧烈,便忽视了这个疾病,认为只是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所致。半个月前,纪先生胃疼突然加重,而且伴有呕血症状,于是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重庆东大肛肠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显示为胃癌中期。
患者进行检查。重庆东大肛肠医院供图
重庆东大肛肠医院医生提醒,胃肠道的早期病变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可以是腹胀、隐痛、反酸、腹泻、便秘等常见胃炎、溃疡以及肠炎的表现,甚至有人毫无症状,却已是早癌或癌前病变患者,如何早点发现胃肠道疾病呢?胃肠镜检查是最好的选择。
为什么要做胃肠镜?
1.消化道肿瘤及其他肠道疾病的筛查和监测
胃肠镜检查能够直观观察胃肠道黏膜情况,发现微小的病变,如息肉、炎症、溃疡等,并可在必要时进行活检,从而实现癌症的早期诊断。若已经达到筛查年龄(40岁以上)但无症状,做胃肠镜的意愿不强,可考虑做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大便潜血试验等筛查,但如果这些非内镜检查出现阳性结果,需立即进行胃肠镜检查。
2.明确消化道相关症状的病因
无论年龄大小,如长期存在消化道的相关症状,比如:吞咽困难、腹痛、腹胀、烧心、黑便、便血、慢性便秘、腹泻、不明原因的贫血、体重下降等。这些症状虽然常见,但背后的病因却可能多种多样,包括炎症、感染、溃疡、肿瘤等。通过胃肠镜检查,医生可以直观观察到消化道的内部情况,从而准确判断症状的病因,这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3.高危人群筛查年龄需前移
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高盐饮食、爱吃熏制和煎炸食品、喜食红肉与加工肉、肥胖、吸烟、重度饮酒、一级亲属有消化道肿瘤病史等高危人群,胃肠镜检查需要再提前5-10年,以便实现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完成首次胃肠镜后,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给出复查间隔时间建议,肠道的清洁度、有无阳性发现、息肉的大小、病理检查结果等等都是复查时间需要考虑的因素。
发现胃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
在胃肠镜检查的过程中,不少人会被诊断出胃息肉或肠息肉,一旦发现了,通常的建议是倾向于进行切除治疗,尤其是体积较大、生长迅速或伴有异型增生的息肉,它们可能逐渐演变为恶性肿瘤,对生命健康构成威胁。通过切除息肉,可以有效消除其潜在的癌变风险。不过,个体差异决定了息肉切除后也并非一劳永逸的,切除后仍需警惕复发,遵循医嘱定期复查。
重庆东大肛肠医院专家建议,胃肠镜是发现消化道早癌的重要手段,但生活中还是有不少人谈“镜”色变,不愿或惧怕做胃肠镜检查,其实,胃肠镜检查主要不适感觉是恶心、腹胀,这些不适感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可以耐受的,切勿因恐惧而放弃检查,错过胃肠道肿瘤的最佳治疗期。(重庆东大肛肠医院)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