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企业>>动态

重庆金秋“引才专列”开进武汉 60家渝企揽才近300名

2024年11月08日20:33 |
小字号

11月7日,“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行动计划”暨“百万人才兴重庆”2024年秋季赴全国重点高校推介招聘——武汉行活动走进华中科技大学,吸引1000余名毕业生入场求职,近300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意向。

今年以来,重庆围绕构建“416”科技创新布局、“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启动实施了“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行动计划”等系列引才活动,计划2024年促进30万名高校毕业生留渝来渝就业创业,打造西部就业创业首选之城。此次“武汉行”是本月重庆第二次组织单位赴武汉招才引智,也是继“西安行”“北京行”“云南行”之后,重庆赴外地举办的第四场秋季城市行大型引才活动。

活动现场。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供图

活动现场。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供图

本次活动在充分考虑武汉高校的优势专业和学生就业意向的基础上,对参加活动的用人单位和岗位进行甄选和精准匹配,共组织重庆科技大学、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等60家用人单位参与活动,涵盖事业单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科技创新、现代制造业及生产性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共383个岗位,平均年薪21万元,最高年薪达67万元。

活动现场设置了事业单位、国企专区、区县专区、综合专区等4大专区,以精细化服务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还设置了政策咨询处,为各类求职者提供重庆人才政策、就业创业、档案托管、职称评审等咨询服务。

同时,活动还开通了线上专区,用人单位可在重庆人才工作网、“渝职聘”等平台发布岗位信息,高校求职者也可以通过活动专栏查看岗位要求后在线投递简历,打造多元化求职渠道,将持续到年底。

为招揽优秀人才,各家用人单位都诚意满满。比如,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20-80万元安家补助和30-1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另有5年博士学位津贴及入职3年过渡期内享受副教授待遇等优厚条件;部分单位还为人才申请高层次人才补贴,体现了重庆对优秀人才的敬意。

“政府统一组团入校招聘降低了用人单位的引才成本,我们对这次活动的效果非常满意。”重庆机场集团招聘负责人黄帅金说,活动前期他们已经与华中科技大学进行了对接,根据岗位需求进行了定向邀请和筛选,现场招聘也比较高效,目前已和多名毕业生达成初步意向。

湖北恩施人黄屿璇是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今天,她也早早来到华中科技大学的招聘会现场。“重庆正在大力发展先进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用人单位和岗位与我的专业非常契合,并且薪资待遇都十分不错。”黄屿璇说,重庆宜居的生活环境及独特的山城风貌令她印象深刻,她非常喜欢这座城市,今天一共投递了十几份简历,希望有机会来重庆发展。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重庆推介会,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来渝毕业生等相关代表分别发言,向武汉重点高校及学生代表介绍重庆创新创业环境、就业政策及科技平台。重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为华中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授予了人才项目合作基地牌匾,双方将在信息交流、人才引进、科技创新平台、就业见习、社会实践、创业服务、互访交流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推进特色名校建设和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

聚焦重庆市医药卫生行业用人需求,本次武汉行还于11月2日在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举办了2024年“百万人才兴重庆”全国重点高校(卫生类)秋季引才活动,共组织33家单位提供521个岗位,收到简历625份,最终达成就业意向141人。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正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创新推出“目录+计分”人才认定机制,符合认定条件的人才,只需登录“渝快办”APP,搜索“渝才荟”应用,在其功能页面点击“目录认定”或“计分认定”,根据相应要求完成操作,即可提交认定信息。认定成功的人才,将享受创新创业、金融支持、生活服务等73项“公共+市场化”全链条专属服务。

下一步,重庆将继续围绕“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行动计划”,聚焦数字经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行业领域,结合“百万人才兴重庆”引才品牌,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用人单位赴全国重点地区及高校招才引智,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刘敏)

(责编:陈易、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