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人大助力产业发展 “小萝卜”种出“大效益”
近年来,巴南区双河口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将产业发展作为助农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实现党建与人大工作融合互进,激发人大工作新活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与党委“同心” 共谱产业发展新篇章
北隘口村紧密结合镇党委的发展规划,将党建统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镇村党员、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共同商讨产业发展大计。在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由党员牵头的公司,整合土地资源,发展泡萝卜特色产业。“我们村以前都是单家独户种植,效益不高。但现在,我们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效益提升了不少。”北隘口村村民说。
据统计,目前北隘口村已整合“碎片地”、复垦“休眠地”、盘活“撂荒地”近200亩,形成“百亩萝卜”的种植格局。通过统一购买种子、统一技术和规格,组织统一播种、管理、收获,萝卜的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显著提升。2024年,北隘口村泡萝卜产量达到了200余吨,实现净产值300余万元,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就业和增收。
“先富带动后富,这个事情一旦做成,还可在全镇推广种植。如果产量拉满,仅就萝卜这一项产业,就能带动全镇实现400万的收入,不仅能将土地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同时也能让其他村子也能受益。”双河口镇组织委员、人大代表段成君说。
与政府“同力” 共推村企合作新模式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北隘口村探索村企合作的新模式,由村集体提供泡萝卜原料,顺越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加工包装销售等,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提升效率。人大代表们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困难,积极协调政府资源,为企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我们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困难,多亏了代表们的协调和支持,让我们能够顺利渡过难关。”重庆顺越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地说。
在人大代表的引导下,北隘口村本土人才还说服自己女儿一起拼事业,带头发展电商销售。目前,该村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商品,将泡萝卜等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
与群众“同行” 共绘共同富裕新画卷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北隘口村始终关注群众的增收问题。党员、代表们深入群众家中,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望,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
“我以前在家务农,收入不高。现在通过人大代表的介绍,来到了村里的泡萝卜加工企业上班,每个月都能拿到稳定的工资。”北隘口村脱贫户说。
为了确保本地农产品能够“走出去、卖好价”,北隘口村积极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党员、代表们走进生产基地、田间地头,指导帮助本地农产品进行分级、包装、检测和品牌设计,通过“做给农户看、带着农户干”的理念,实现“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让“小萝卜”种出了“大效益”。目前,该村已带动周边、邻村130户群众实现了增收致富。
“党员们、代表们真是我们的贴心人,他们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实际困难,还带领我们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北隘口村村民动情地说。
展望未来,双河口镇将继续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推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来源:双河口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国内首个"虚拟标准化儿童患者模型"在渝启用
- 人民网重庆11月26日电 (陈琦、实习生姜晓轩)11月25日,“中国基层医生儿科常见疾病处理能力提升”全国启动会在渝举行。来自会上消息,由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牵头承担的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标准化儿童患者模型关键技术与应用”,成功创建我国首个标准化患儿模型,帮助更多的基层儿科医生持续提升诊疗水平。…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