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头条

闲置经济 “旧”市场带动新消费

2024年12月01日09:37 | 来源:重庆日报网
小字号

在二手市场上买卖、租赁闲置物品,以提升物品利用率,延长物品在有限生命周期内的价值,业内称这样的经济表现为“闲置经济”。据中国旧货业协会消息,全国旧货流通行业交易规模稳步增长,2023年交易额约为13200亿元,同比增长5.6%。

“种草一款投影仪很久了,原价2988元,在网上买了一台别人闲置出售的,价格才2000元不到。”最近,重庆90后白领汪女士买了一台二手投影仪,在她看来,“不是新的买不起,而是二手更具性价比。”

如今,有这样想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

在二手市场上买卖、租赁闲置物品,以提升物品利用率,延长物品在有限生命周期内的价值,业内称这样的经济表现为“闲置经济”。据中国旧货业协会消息,全国旧货流通行业交易规模稳步增长,2023年交易额约为13200亿元,同比增长5.6%。

年轻人成闲置经济主力军

“我家一半以上的小家电都是在二手平台淘的,像空气净化器、烤箱等。”家住渝北区照母山附近的95后夏婉婉说,因为房子是租的,考虑到以后搬家很多东西带不走,所以买全新的小家电不如买二手划算。

夏婉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某二手平台已经购入了总价9500元的商品,而这些商品如果是全新的,总价要上浮40%左右。

同时,越来越多年轻人也热衷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卖闲置物品。“换季收拾了一批衣服出来,把成色好的但自己又不喜欢的挂上二手平台去卖,半个月卖出去四五件了,收入接近2000元。”90后白领黄爽说,与其让东西闲置在家积灰,还不如把它们流转起来。

记者从各类二手电商平台发布的用户画像数据中发现,18到34岁的群体对二手消费表现最为活跃。最近一份《中国电子商务绿色发展报告》也显示,90后和00后对“绿色消费”的理解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分别达70%和79%。

“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一代特别是95后、00后更加关注资源的浪费问题,选择购买可以满足他们实际需求的二手商品成为他们践行环保理念的一种方式。”在重庆工商大学应用经济系主任李然看来,二手商品的价格优势也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进一步推动了“闲置经济”发展。

闲置消费中大有商机

闲置旧物不断走进人们生活,随之催生了二手交易市场新商机。

“现在每个月能卖出大约40个二手奢侈品包,一个包流转的时间约半个月,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两年前,戴峰(化名)开始在重庆从事二手奢侈品回收交易。他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明显感觉市场需求变大了,身边越来越多人进入这个赛道。

戴峰告诉记者,最初自己发展的只是线上交易,随着业务量逐渐上涨,去年底在光环购物公园开了实体店,顾客可以到店选购二手包、表、丝巾等。“虽然现在60%左右的成交量是在线上,但是线下二手实体店肯定是未来的趋势。”戴峰说。

国内二手交易服务平台“转转”数据显示,转转已在全国各地开设超500家线下门店,重庆门店数量居全国TOP5。

二手交易市场火热,也反映在国内头部二手电商平台业绩增长上。

今年3月,二手电商平台闲鱼发布数据称,平台日均交易额已突破10亿元,过去一年有超1亿人在闲鱼挂出闲置物品;二手电商公司万物新生集团发布财报显示,2023年万物新生营收129.7亿元,同比增长31.4%。

“闲置经济”之所以持续升温,在李然看来,绿色消费相关政策出台是一个重要原因。

“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是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工作,闲置物品的交易流通则是践行绿色消费的重要形式之一。”李然表示,二手交易和以旧换新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上游的以旧换新,会让很多的闲置商品进入到下游的二手市场。以旧换新的交易越好,回收物品就能更好地进入到二手循环里,整个二手行业的供给和货量规模就会变大。

闲置经济痛点仍待解决

闲置经济持续升温,记者走访发现,行业要想实现从小众行业向大众市场的有序发展,仍离不开标准与服务的进一步完善。

“作为回收品从业者,最头痛的问题就是二手产品的估价、标准,服务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戴峰说,比如出售一个二手包,包的成色是九五成新还是九成新,怎么去判断,这些都没有统一标准。

在李然看来,二手商品属典型的非标商品,在价格、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质检评估就成了二手商品交易中的重要环节。应建立完善的质检评估体系,对二手商品进行全面、客观的检测和评估,确保商品的质量和安全。

李然建议,应鼓励平台和企业投入更多资源用于质检评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质检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尤其是可以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先行、逐步推广,在实践中完善解决产业规范、知识产权判定等问题,探索二手闲置商品规范新路径。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许多二手商品交易平台和卖家都不支持无理由退货,在客观上提升了消费者维权难度。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发现,有关二手的投诉多达12万条。

“二手交易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应通过加强信息披露、提高信息透明度等方式,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李然建议,主管部门要疏通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鼓励消费者依靠法律进行正当维权,并依托信用管理、行业自律、媒体监督等渠道,对不法商家施加压力、提升其违法成本。(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邱小雅)

(责编:荚天宇、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