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区县

奉节:眼镜产业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2024年12月04日18:43 |
小字号

12月2日—4日,2024年全国眼镜产业区域协调发展大会暨中国眼镜协会九届五次理事会在重庆市奉节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奉节眼镜产业的发展机遇和中国西部眼镜产业转移等主题进行研讨交流,共话合作愿景,共绘眼镜产业发展蓝图。

2024年全国眼镜产业区域协调发展大会现场。刘滨清摄

2024年全国眼镜产业区域协调发展大会现场。刘滨清摄

截至目前,奉节县已入驻眼镜企业150家,落地投产63家,具备年产镜架2亿副、镜片3亿副、眼健康产品5000万套的生产能力,形成了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展示、贸易销售于一体的眼镜全产业链条,2024年1-11月实现产值27.6亿元,带动就业3500余人。

这是眼镜产业发展9年,奉节“交出”的成绩单。“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奉节眼镜产业跑出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眼镜作为刚性需求的消费品,产业规模大、市场前景广,同时也是朝阳时尚型、环境友好型产业。2015年,奉节县依托《重庆市消费品工业三年振兴规划》这一政策利好,积极抢抓沿海地带产业转移机遇,确定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的眼镜产业为主导产业,从此打开了生态工业发展的视野。

奉节眼镜。任峰摄

奉节眼镜。任峰摄

9年来,奉节县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注重外引内育,突出集群发展,积极承接引进东部及沿海地区眼镜生产企业转移,大力培育镜架、镜片、眼健康、智能穿戴等产业链条,奉节眼镜企业的入驻数量、产值产量都有了大幅提升。围绕“打造100亿级眼镜产业集群”目标,奉节坚持规划引领,编制了《奉节县眼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奉节县发展壮大眼镜特色产业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及路径,将持续推动眼镜产业规模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品牌质量不断优化、对外合作不断深化。

为进一步提高眼镜产业招商引资及培育力度,奉节还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为入驻眼镜企业给予支持。同时,奉节紧紧依托重庆市招商投资局授予的市县协同招商示范基地,积极探索市县协同招商新平台、新机制、新路径,聚焦重点区域、关键配套和标杆企业,组建4个驻外招商办事处开展上门招商,大力开展眼镜“五进”活动,持续推进眼镜产业补链、延链、强链。目前,已协议入驻眼镜企业150家,投产63家,11家即将投产,眼镜原材料、配件、模具、电镀等配套均实现本土化全覆盖,已经形成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展示、贸易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集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预计2024年底,就业人数将超过3500人,产值实现30亿元,创税超8000万元。

重庆万大眼镜有限公司内,工人制作眼镜框架。任峰摄

重庆万大眼镜有限公司内,工人制作眼镜框架。任峰摄

同时,为了让入驻企业安心生产、放心发展,奉节聚焦产业生产生活配套,持续完善生态工业园区功能。目前,园区标准厂房在建面积达112.9万平方米,已建成投用84.9万平方米,职工周转房388套、安置房536套。奉节县特色眼镜小镇项目正有序推进。拥有重庆首个眼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最大规模的眼镜展示中心,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孵化楼、供电开闭所、天然气调配站等配套设施均已投用。明年还将适时启动2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基本形成140万方标准厂房格局,有效降低企业重资产投入,助力企业“拎包入住”。

奉节眼镜将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到达印度尼西亚。刘滨清摄

奉节眼镜将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到达印度尼西亚。刘滨清摄

奉节充分发挥了重庆市眼镜产业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对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运营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服务,落实“驻厂秘书”“全程代办”制度,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实行清单交办、现场办、限时办,确保一一解决到位,真正做到政企同心、携手并进。在提升要素保障方面,奉节不断降低用水用气费用,做大风险补偿资金池,用好园区产业发展贷,提升企业融资便利性。在人才培养方面,奉节探索政企合作、校地合作的方式,联合培养眼镜专业人才,建立眼镜产业工人人力资源库,组建产业工人招聘专班,保障人力资源供给充足。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已开通奉节至深圳、奉节至浙江等物流专线,大幅减少企业与沿海城市联系的时间成本和物流成本。在拓展市场方面,奉节已打通西部陆海新通道,实行就近报关模式,产品远销欧洲、北美和东南亚市场,2024年完成订单1.5亿元。

接下来,奉节将坚持补链延链强链,完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展示、贸易销售于一体的眼镜产业集群,持续扩大奉节眼镜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快建成“中国西部眼镜产业示范基地”和“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任峰)

(责编:陈易、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