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重庆

十八岁男孩离家出走 民警温情开导助其回家

2024年12月27日10:33 |
小字号

“我太痛苦了!我想挣钱啊,他们都不理解我。”近日,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内的数字化警务服务站内,一男孩痛哭流涕地说道。

原来男孩刚满十八岁,离家出走欲在外打工,父母焦急找寻无果后报警求助。重庆市公安局机场分局东航站区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迅速行动,最终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外找到男孩小余,并将其带到数字化警务服务站休息。

“他们为什么要找我,他们根本不理解我,我在家太痛苦了。”谈及出走原因,小余一边捶打着自己的身体一边哭着向民警倾诉。

“不要激动,不要激动,我们慢慢说。”见此,民警立即对小余进行开导,安抚其情绪。原来,小余在家里和父亲吵了一架,紧张的父子关系让他倍感压抑,于是想外出打工赚钱,还把父母的电话拉进了黑名单。

“天天吃泡面缺少营养,你还在长身体。”“出门在外,父母时刻都在担心孩子。”在民警关怀的话语中,小余也渐渐敞开心扉,没有了刚开始的烦躁不安,开始冷静思考。

稍后,小余的父母到达了东航站区派出所,小余却不愿意和父母回家。随即,民警又岔开了话题,和他聊起了这些天的经历,肯定了他想要工作的想法,但也耐心为小余分析了情况,建议小余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去想一想未来的就业方向。

“你的事就是你们一家人的事,你们是一个家庭,回去后还是要一家人好好沟通。”民警让小余一家人借着这个机会,好好聊一下,互相理解。经过民警近一个小时的沟通协调,小余从痛苦诉说、暴躁拒绝到冷静思考、吐露心声,和父母终于化解了矛盾,小余也表示愿意和父母回家找一份靠谱的工作或学一门手艺。

“谢谢警察叔叔。”“警察同志,谢谢你们,麻烦啦。”临走前,小余一家人真挚地向民警表达感谢,携手回家。

每一位旅客背后都关联着一个家庭的期盼与安宁。从小处着手,从细节做起。近年来,重庆市公安局机场分局东航站区派出所切实运用“101”工作法,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小切口”, 写好为民服务“大文章”,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靠前一步,为群众多想一点、多问一句、多做一步,积极为旅客群众排忧解难。(梁倩)

(责编:秦洁、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